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2 / 2)

不過,朱祁鎮而今也沒有辦法,雖然他知道王振定然以他的名義在宮中拉攏了一些人,但是他決計不敢用這些人,與太後張氏執掌內廷數十年的威望相比的。

孫家雖然有些不足,但是也是朱祁鎮唯一能拿到的稻草。

朱祁鎮將孫愚攙扶起來,道:“在外人麵前,有君臣之別,但是在內室之間,何須如此,母後唯有我一子,今日還請外公助我。”

孫愚雖然能力不強,因姻親至伯爵,但也不是傻子。朱祁鎮派人請他密室相見,他就知道有事。聽朱祁鎮如此一,心頭一顫,道:“太後秉政向來至公,外麵雖然有襄王金冊之事流傳。大抵捕風捉影。殿下不必多慮。”

朱祁鎮目光一凝,卻見孫愚低下頭,不敢與朱祁鎮對視。

朱祁鎮心中瞬間明白,這孫愚不想趟這渾水,或許覺得他如果與太後對敵的話,決計沒有半點勝算。

朱祁鎮微微一笑,道:“是我多慮了。時候不早了,會昌伯早些回去吧。”

“殿下。”會昌伯孫愚跪在地麵之上,道:“非臣不願意,隻是臣唯有家丁百餘人,不過持役而已,與各將門的家丁萬萬不能比的。臣即便想派出一些人手,也沒有人手可派。殿下請聽臣一言。”

朱祁鎮道:“講。”

孫愚道:“而今萬事都決於太後,殿下是萬萬不能繞過太後。太後與殿下畢竟是骨肉之親,殿下何不去見太後,承歡膝下。”

朱祁鎮道:“孤知道了。”

孫愚見朱祁鎮依舊有些不悅,一咬牙,道:“如果殿下還不放心的話,臣有五子,願意侍奉殿下左右。”

朱祁鎮見孫愚話都到這份上了,就知道孫愚的確沒有辦法。並非想作壁上觀。他微微一歎,也知道孫愚所言未必都是實話,但是也未必都是假話。

想用孫家的家兵卻是不行了。

朱祁鎮之所以有這個想法,就是曆史上奪門之變,就是曆史上的他糾結了將門的家兵所為。

故而他知道,京師之中,除卻管理駐軍的五軍都督府之外,還有一些私兵,雖然每一家人數都不多,但是聚集起來,卻也有幾千人。

有時候政變,幾千人就足夠成事了。就如同奪門之變了。隻是看來會昌伯連當時勳貴的基本線都沒有達到。

這個時代的勳貴,大部分還都是能打的。

朱祁鎮本來是微微失望,而今卻是失望透頂了,道:“不用了,你回去之後,為孤做一件事情。”

“殿下請講。”孫愚隻覺得後背冷汗直冒,道。

“為孤盯緊彭城伯家。”朱祁鎮道:“有什麼異動,孤都要知道。”

孫愚咬著牙道:“臣明白。”

他知道這一件事情,他沒有推托的可能了。如果連這一件事情都做不好,恐怕要大大得罪這個外孫了。

雖然外麵傳聞紛紛揚揚的,但是孫愚依然覺得他這個外孫恐怕會成為大明帝國的主人,原因很簡單,襄王不在京師,而消息已經泄露了。

宣宗皇帝畢竟做了十年皇帝,於下還是有些恩德的,不管是軍中還是六部,都有舊部。如果張太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事情辦成了,誰也沒有辦法。

但是事情還沒有做,先走漏了風聲。這事情多半是做不成了。最起碼內閣之中,楊榮是拚死也要保宣宗皇帝的子嗣的。

因為他不僅僅五大輔政大臣,也是五大輔政大臣之中,與宣宗關係最好,最得宣宗皇帝信重的大臣。

輔政五大臣,張輔,楊士奇,楊溥,楊榮,胡濙,雖然都是老臣,但是與宣宗皇帝關係最親密的莫過楊榮。如果不是太子登基,其他人尚好,但是楊榮恐怕求一告老而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