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鞏燁梁(1 / 2)

許應就這麼靜靜躺在馬車的一角跟著一行二十多人進了靖德府的地界。

靖德府雖是梁國的首府所在,其實也就比觀瀾城稍稍繁華一些,因為處在梁國偏南的地方,靠近瀚海國,所以靖德府文風頗盛。

梁國當代太師雖然也有真氣宗師境界,但是其文采也是蓋壓梁國文壇,被戲稱為“文宗”。

與文宗對立的自然是梁國鎮北大將軍“武宗”狄戎,雖然梁國百姓更願意尊稱他為“狄帥”。

一路上許應也是看到許多背著方方正正竹製書箱的文生學子不停地趕往靖德府城。

約莫是到了一處離府城三四十裏遠的密林處,此時許應身上的傷勢也是緩和了不少,主要還是綠袍道人和精壯男子給他擦拭了一些凡間草藥的緣故,居然還真有奇效。

許應真元恢複一些也是立即悄悄神識探進儲物袋從裏頭取出先前用剩下僅有的幾張低階符隸以及一些見效快的療嗓藥,許應估摸著等抵達靖德府城,自己一身傷勢也能恢複得七七八八了。

吱呀吱呀……

車軲轆轉動的聲音不絕於耳,兩輛馬車一路奔著府城行去。

趕路的行人、書生見這隊伍中的護衛皆是凶神惡煞,故而也都識趣地給許應一行讓出道來。

很快車隊便入了靖德府城中,精壯男子掏出知府給的令牌。

令牌一亮,許應一行便能暢通無阻地直接入城,也無需受什麼檢查。

“鞏兄,你先在這街上領著使者好生歇息,我和一眾兄弟把東西送到太師府上,就跟你把使者一同護送入宮中麵見國主。”

精壯男子也是拱手與綠袍道人告辭,隨後一眾護衛就打算把許應抬起來讓綠袍道人看護。

此時許應一身的傷勢也是恢複得七七八八了,哪裏還肯讓這些凡人武者隨意抬動,當即自己起身拱手道:

“承蒙諸位近日細心照看,在下傷勢雖未痊愈也能勉強走動一二,便不再勞煩諸位弟兄費心了。”

護衛們反正去太師府後,也僅僅領頭的精壯男子會返回與綠袍道人一同護送許應入宮,一眾護衛之後也是會直接離去的,自然不用管許應現在能不能自己走路。

而後,精壯男子就轉身帶著兩輛馬車往太師府方向去了。

“唉!血河蠻子在北麵燒殺掠搶,這狗太師竟然還有興致浪費民脂民膏去辦這勞什子壽宴,真是瞎烈帥在北麵帶領兄弟們夙夜廝殺,苦思托之策。”

這綠袍道人望著押送壽禮的車馬遠去,也是唉聲歎道。

許應不是梁國人,自然對他們的憂歎興悲沒什麼感覺,隻是靜靜地跟在綠袍道人後頭,見識著整個梁國國都靖德府城的繁華景象。

綠袍道人走在前頭絲毫也沒介意許應一路跟著。

隻見他時而光顧街道旁的吃鋪,時而又進那些裝飾華麗的大店麵裏頭遊覽一番,時而臨著碼頭遠眺江麵,時而坐在某家店鋪的桌上暗暗歎息。

許應也跟著綠袍道人鞏燁梁一路走到了一處興盛的學府跟前,鞏燁梁黯黯地看著一眾書生背著方正的書箱走入書院,忽而他眉色大開讚歎道:

“真武使者,你看這書院求學來的學子不絕如縷,絲毫不弱於瀚海文風盛氣,當稱得我大梁文武鼎盛啊!”

忽而這鞏燁梁又是皺眉歎息道:

“奈何往來學子心心向往的竟是太師所教的苟安、求和、退讓之道。

學成的書生也都一心攀附雍容華貴,卻絲毫想不起我梁國北境疾苦,悲夫如斯不複歎矣。”

一旁的許應竟然也有些被他得感動,卻是心中不斷提醒自己:

“許應啊,許應!管個的拜龍國你都差點死了,這麼點人族內鬥的事情切莫再管了,再怎麼鬥也都是便宜人族自己,無妨無妨。”

綠袍道人鞏燁梁剛剛歎息完,又是向東悵惘道:

“聽聞拜龍國有幸得到上朝來的仙師幫助竟然光複了社稷,驅逐了海寇,當真令我輩羨慕,若是仙人有靈,還請救救梁國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