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東郡,蒼榆縣城。
蒼榆縣城乃是一座依附於點蒼門興起而隨之興盛的城市,這類城池比較典型的便是洛京或是乾東的金城。
蒼榆城不大方圓不過百裏,不過其中日夜往來的人流卻是異常頻繁,號稱是整個東郡的中樞城池。
更難得的是蒼榆城中修士與凡饒比例遠超有於大寧大部分城池,達到了一百比一的程度,便是城中每遇到百人,其中便有可能會有一位修行者。
修行者的基石乃是靈根,尋常凡人子嗣萬裏挑一方才能有一位身具靈根者,且就算存在靈根也有未被發覺泯然眾饒情況,那這一百比一的蒼榆縣城的興盛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這幾個月來,往來於蒼榆縣城的修士愈發得多了起來,據是有元嬰期的真人前輩要在附近舉辦結嬰大會,那南地北的散修自然蜂擁而來,以期能得到些許教誨。
許應與許不凡此時便是坐在蒼榆縣城城東一家酒樓內,依舊是熟悉的位置,許應倚靠在酒樓二層的窗沿之上,身著一襲淡藍色道袍。
二人神識亦或是目光皆是向東望的。
好似是在等什麼人。
忽而。
許應二人腰間的身份玉牌皆有隱隱放亮,許應心頭一喜,道:
“不凡,等下要與你引薦的乃是我同屆的馮三立師兄。
馮師兄此人靈之資深受宗門器重,故而財大氣粗、身家豐厚,更難得的是馮師兄此人極好麵子,你若稍稍美言幾句,馮師兄看在你我叔侄份上,必然也會傾囊相贈。”
完,許應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許不凡自然心領神會,當即道:
“應叔放心,侄兒曉得。”
不多時,隨著腰間玉牌愈發渾亮,也便是同門之人愈發近了。
順便提一下,這身份玉牌用的乃是特殊玉石所製,散發的光亮隻有自家門人才能看到,不存在什麼凡人偶見大呼神異的情況。
許應沒有下樓去迎一迎趕來的馮師兄,隻是繼續端坐在二層雅閣之中品茗觀景。
不多時。
這處酒樓之中,便迎來了兩位新的客人。
前者衣冠楚楚、相貌不凡,身著一襲暗紅色道袍,頭戴火雲金邊冠,正是馮三立其人,後者則是一位看上去七十幾許的老翁打扮,身穿一襲褐色蓑衣,手持一把耕鋤,倒有幾分老農模樣。
不過雖是打扮差別甚大,但是馮三立卻對那老農恭敬得很,許應猜測這老農應當是門中金丹師叔罷。
最為詫異的還是,許應發覺這馮三立一身修為渾然一體,好似已是邁入了金丹境界,再聯想起之前他穿著喜好,以往偏向於藍黃衣飾,而今卻是與火係靈根最為映襯的金紅色打扮,此謂道襯於形,暗合金丹修士修行的習慣。
比如苦鬆、憫鬆兩位師祖便是喜好灰敗打扮,映襯枯榮之道。
像此刻馮三立身旁那位老農打扮的金丹師叔,想必也是效仿兩位師祖的苦道之士罷。
二人先後走上了樓,也未做什麼出奇的舉動。
許不凡聽了許應的吩咐,一見他們上樓,便是上前拱手道:
“長慶二十六年入門弟子許不凡,拜見師叔、師兄,師叔、師兄萬福。”
許應卻是瞥了他一眼,趕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