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由靈雀代步,許應站在它背上,腳底抓著海大富,兩人一鷹就這般飛離了金銀城。
直至身後再也看不著金銀城的影子,許應方才真正舒了一口氣。
海大富亦然。
那種被一群同階武修盯著的感覺可不太好受,尤其是自己渾身真元還使不出來。
此時,海大富早沒了剛被靈雀拎起時候的拘束福
雖是有些不太雅觀,堂堂一個金丹上人被一頭妖獸一隻爪子拎著趕路。但畢竟是處在迷霧海中,又不是第一次這般趕路姿態。
海大富如今背上道袍接著靈雀鉤爪,一隻手捧著一卷道書,另一隻提著一葫蘆妖血酒,亦然融洽其中,快活得很。
修真界發展至今,大部分記載有修行法門、修真軼事或是其他隱秘訊息的東西早已都是用神識玉簡或是符作為載體。
但總歸有些別有名堂的東西依舊書於紙上,比如宗門詔令,比如海大富如今手上捧著的道書。
道書一般是記載修真前輩們生平趣聞或是悟道感悟的書籍,也有記載仙道傳承的史錄,一般多藏於洞府之鄭
海大富是散修,自然沒有固定的洞府,故而他身上常有攜帶。
若不是處在迷霧海內無法運起真元翻閱玉簡,他可能很長時間都記不起來自己身上還帶著道書這種玩意,有些類似於古玩。
相較於海大富翻閱道書的閑情逸致,許應則是在靈雀背上琢磨起了海圖來。
之前他身上所有的海圖或是海靈圖,皆是取自南溟州修真界範圍。
這些海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金銀城以西海域記載詳細,金銀城以東海域記載粗略。
也便是,許應入金銀城之前每隔數百裏便知道具體的方位,還有像鵬道人這般同門師兄照拂,所行所言皆有方寸。
但是出了金銀城之後,情況卻不大一樣了。
一來是迷霧海東北海域的幾家盜匪勢力他不熟悉,二來愈發接近北穹州,許應就覺著愈發陌生。
與迷霧海接壤的北穹州海域叫做南海,這是相對於位置角度類似於東海的稱呼。
確切地應該喚作“方外海”,一如東海在外界看來正確的稱呼應該是“蓬萊海”。
東海等於蓬萊海,南海等於方外海。
兩者之間的海域便是迷霧海,許應、海大富如今要去北穹州便要先行抵達方外海。
何謂方外?
往的來講,便是北穹州內陸修真界以外的修士區域。
往大的來,則是指的區別於主流的北穹州南海修真界。
這種方外流派再要細分的話,就是修行方式或是理念區分於正統的練氣士流派的一類修士。
一者方外海銜接迷霧海,故而聚積了大部分從中流竄而出的武道修士。
二者方外海內亦有不少北穹州內流避難來的邪道修士,他們手段歹毒詭異,卻又肆意妄為惹下不少禍端,隻得出走方外。
籠統地概括便是方外海屬於一部分迷霧海武修加上北穹州派修士的集合。
許應所在的南溟州修真界,包括寧、乾、商,攏共就三朝十三宗。
而北穹州號稱是百國之州,其內光是國家數量便是幾近於千數。
與南溟州一朝數宗的體係不同,北穹州修真界屬於一宗數國的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