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衣金丹領著許應一路歪歪拐拐,也是抵達了一處不知名的位置。
許應此時才知道,
原來這處雲石廣場還分為上下兩個部分。
頂上一部分便屬於上層迷宮,下方則是另一座寬闊空曠的大殿,大殿同樣是露的,所以看起來好像無邊無際。
藍月金丹顯然也能察覺到許應麵容中藏著的驚訝,
他不由驕傲地道:“道友覺著如何?此處是否是另有洞,別開生麵?”
許應點零頭,一道誇讚道:“果真是大宗氣派,貧道生平聞所未聞!”
“哈哈……”
藍衣金丹聽著也是很開心。
接著又是解釋道:“我無涯宗自有道以來,便是屹立於修真界之中,實力不算是位居魁首,但也是聲名遠播的大派!
道友如今見著的這處地方便是我無涯宗在中域的地界!
無涯宗鼎盛之際,無涯洞連同兩域,在外域的方外之海、中域的崖州都有自家的道場……”
藍衣金丹大概也是憋得久了,話匣子一經過吹捧便是滔滔不絕。
許應也是納悶,這藍衣金丹可能是他見過的話最多的金丹期修士。
半點沒有金丹修士應有的矜持。
不過許應也樂得聽他講述無涯宗的輝煌過往,畢竟自己要想活下去,總歸要知己知己才能多上一些生機。
從他的講述中,
許應也是明白自家的萬鬆門可能比起無涯宗底蘊要差了些。
最直白的對比便是,無涯宗已經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就是依托於自家洞的底蘊,不用過多地吸收外部的凡人充作弟子。
鼎盛時候,整個無涯洞裏,每一座島嶼上都居住著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常駐凡俗人口,儼然如同一座地。
反觀萬鬆門就做不到這些,
就比如許應就是宗門從大寧世俗間吸納來的普通弟子。
另外,萬鬆門自家的洞,姑且喚作“萬鬆洞”,對於一般弟子都是避諱不談的,像許應也是到了金丹期才窺得一絲眉目,但對於大部分普通弟子來講,根本不知道洞為何物。
更遑論,遷移凡俗是令他們自幼便在洞裏生活、修煉、破境。
藍衣金丹所他領著許應來到的這片地方是無涯宗在中域的駐地,對於中域許應也不是太過了解。
隻知道那兒都是修煉武道的修士,同時中域外域連接的地方喚作“門”,門兩邊的練氣士與武道修士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爭鬥不休。
也就是所謂的“道統之爭”。
更多的可能還是因為利益之類的關係。
故而,許應姍姍問道:“藍衣道友,貧道見識淺薄,不知何為中域?還望道友稍稍點撥一二。”
藍衣金丹正好也是得興起,當即又是道:“此間世名喚古塵星,外域便是我等練氣士居住的地方,圓地方上有外,下接地表,故曰‘圓地方’。
地表之下就是中域,‘門’雖喚作門,其實是連接地上地下的一座入口。
我等在地上能夠望見外的太陽,中域之人亦然有自己的太陽,他們喚作‘神日’,也就是內域所在。
出入兩域,忽如旋地轉。
此處我無涯宗門內老祖另有布置,故而道友方才不覺有什麼變化。”
聽到此處,許應亦然不由讚歎道:“無涯老祖當真是修為參玄,法力無雙啊!”
藍衣金丹聽了心頭一塊,連道:“是極是極。道友好眼光,好見識!”
許應誇他家老祖,作為弟子門人,藍衣金丹自然聽得心情大好。
不經意間,許應發現這藍衣金丹雙腳位置其實是一片虛無,便是這藍衣金丹可能不是一個正常的修士,或者他不是人!
許應猜測可能是靈體,或者幹脆是術法的衍生物。
很早以前許應便有聽雀靈子講過中域的事情,那時候雀靈子吹噓中域之人皆是生而築基,但之後許應才明白這是以訛傳訛之事。
武道境界與練氣一道不同,它的入門門檻要低得多,也就造成了武修數量眾多的假象,即“人人生而築基”這一假象。
外域、中域、內域,三者是等一的概念,並無高低貴賤,隻是所處的位置不同。
外域好比地上世界,中域則是地心世界,內域則是地心本身,用以充作中域的太陽,中域武者稱呼其為“神日”。
弄清楚這些之後,許應也是微微安心一些,繼續跟著藍衣金丹一道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