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造神計劃開始實施的時候,人體密碼的破解就已經不僅僅是生物學家的工作了,他是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信息類科學家等各個門類團體合作的一次大戰役。
簡單來說,他們的思路就是利用物理技術打印出一個超級“神體”,然後再把人的記憶和思維按照人類自己的設計程序重新編輯進去,並給予它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自由度。
要做到這一點到底有多難,陸天宇不知道,但他發現自己似乎可以理解這個方法的可操作性,並且打心眼裏讚同這個研究方向。
關於“神體”的打造,陸天宇認為並不是技術難點,可以仿效渦蟲的無限複原基因,也可以采用高級人工材料合成技術,就算是修煉出的大成境大圓滿的人類軀體,也可以勉強算得上是神體,關鍵在於意識的重新編輯上,因為前兩個階段的研究瓶頸恰恰就卡在人類的大腦意識問題上。
陸天宇的理解是,撇開情感模式和獨立思考能力不說,人體本質上就是一台電腦,人的大腦好比是電腦的cpu和內存硬盤,眼睛是攝像頭,人的語言是電腦顯示器,四肢則是鍵盤、鼠標、傳感器等。而人類生活在自然界,其實就是不斷的搜集各種信息並儲存在大腦裏的過程,而大腦這塊硬盤也有存滿的一天,這個時候,人就會選擇性的遺忘一些不重要的記憶,就像我們刪除掉電腦中的一些不重要信息以騰出空間是一個道理。
對比兩者之後,你會發現電腦的發展方向與人類進化的方向本質上是一樣的。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購買者追求的自然是越來越多的存儲空間和越來越快的處理速度,但這必須建立在機身總線、硬盤技術和中央處理器等一些列硬件同時升級的基礎上。而人類大成境大圓滿的修煉者出現“腦死身不死”的狀態,便如同這電腦升級過程中機身升級而CPU落後的現象。試想:一台先進的電腦安裝一個極其落後的CPU,唯一的結果就是這塊CPU最終會燒掉。
然而,兩者最大的區別又在於,電腦可以通過更換機箱、總線、硬盤、內存、CPU等硬件而實現整體性能的升級,可人類要如何更換,換一個大腦?可那還算是本人嗎?
顯然,這個“造神計劃”的提出者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試圖從根本上重新解析人類的思維和記憶,按照全新的、更加強大存儲和處理模式來編輯人類的思維。
比如目前的電腦是采用“0”“1”二進製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存儲和編輯的,一個點陣隻能儲存“0”“1”兩條信息,但如果信息工程師做出的是三進製,則一個點陣可以儲存“0”“1”“2”三條信息。在點陣總數量一定的情況下,三進製所能夠存儲的信息自然遠遠大於二進製。
如此推理下去,如果人的大腦也能這樣把二進製改成三進製甚至是多進製的話,那麼人腦的信息存儲和處理方式便會得到革新。
當然這隻是個例子,並不是進製數越多越好,過多的進製數會導致處理信息的速度減慢。而且這裏也並不是真的要把二進製改成三進製,隻是說明存儲和處理技術是可以操作的。而更深層次的東西,以陸天宇目前的知識儲備,是不可能想明白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電腦明明就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但無論是信息的存儲量還是信息的處理速度,人類都遠遠不如電腦。一個小小的硬盤就可以存儲億萬字的文檔,但人類的大腦卻做不到,一個普普通通的計算器,可以在幾秒內計算出一個人一小時也算不出來的數據,這本身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
然而,這裏陸天宇忽略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電腦的內存容量做的再大也是會有極限的,早晚也會麵臨容量爆滿的一天,即使是最先進的電腦手機,用的久了也會卡頓和死機,這個時候通常的做法就是還原係統,一切清零之後重新來過。可是,電腦尚且可以還原係統,那麼人又該如何還原係統?最關鍵的是電腦還原係統之後,一切核心數據都將會清零,那麼人腦中的數據清零之後又會是何等模樣?
這便是“造神計劃”名稱的來由,也就是所謂的低階文明創造高階文明的過程。其最終歸宿不得而知,但就目前來看,似乎並沒有形成他們口中的神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