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注定是個載入史冊的日子。
攝政王將在今日舉行登基大典。
正應驗了蘇言那侍句:‘總把新桃換舊符。’
楚國的天。
將在這一天徹底地改變。
荊都裏,家家戶戶張燈結彩。
在普通百姓看來,新皇登基,普天同慶,倒還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今日是元宵佳節,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日子。
更是年輕男女們,難得的遊園賞花燈,偶遇成就佳話的好日子。
至於誰當皇帝,不過是給百姓們,增添了茶餘飯後的私下談資。
在這樣喜慶的日子裏,並非是人人都歡心雀躍。
國舅府裏的王國舅,惶惶不可終日,坐立不安,愁眉苦臉地來回度步。
他在等一個消息。
一個天大的消息。
關乎身家性命的消息。
有人歡喜有人愁。
今日荊都裏最高興的人。
並不是攝政王這個即將登上龍椅的王爺,而是將來有可能登上龍椅的世子——楚明政。
應該說,是太子楚明政。
因為攝政王跟楚明政說過,登基這一天,將下旨立楚明政為太子。
楚明政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這一天,叫他如何不歡欣雀躍。
“父王穿上了龍袍,年輕了許多。”楚明政由衷稱讚道,將來自己穿上這龍袍,定然更威風凜凜。
這時候吉時未到,登基大典還未開始,攝政王穿好了龍袍,在禦書房歇息等待。
禦書房裏除了攝政王與楚明政,還有一個穿著紅披風,站在攝政王身旁的人。
能站在攝政王身旁的紅披風,自然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紅衣衛都督——葉無殤。
很多人知道這個名字。
但是沒多少個人,見過葉無殤的廬山真麵目,因為他從來都是,戴著一副猙獰紅麵具示人。
至於葉無殤為何一直戴著麵具,眾說紛紜。
最靠譜的一種說法是,他的臉受過嚴重的創傷。
至於是不是如此,就連此刻,正看著那副麵具的楚明政,也不清楚真正的原因。
楚明政很不喜歡葉無殤,每次見到葉無殤,都讓他有一種心悸的感覺。
楚明政正有些失神時,隻聽攝政王諄諄教導道:
“明政,你記住了,這龍袍不是那麼好穿的,天下多少人,為了這龍袍萬劫不複。”
“這龍袍豈是誰想穿就能穿?”楚明政不以為意道:“隻有父王這個真命天子……”
“糊塗。”楚明政話還沒說完,就被攝政王喝斷道:
“真命天子這等鬼話你也信,跟你說過多少次,實力為王,實力為王。”
很少喜形於色的攝政王,似乎是被楚明政氣得不輕,恨其不爭般怒目而視楚明政。
“謹遵父王教誨。”楚明政趕忙乖乖地認錯。
其實他心裏挺委屈的,在這樣大喜的日子,不過是想說幾句好聽的話,卻沒想馬屁拍在了馬腿上。
“去看看你母後準備得如何。”眼不見心不煩,攝政王隨口支開楚明政。
“是,父王,兒臣告退。”楚明政滿心委屈地告退,離開了禦書房。
楚明政離開後,攝政王輕歎一口氣道:“我怎麼生了這麼個天真的兒子。”
這時候的禦書房裏,隻剩下了攝政王與紅衣衛都督——葉無殤。
攝政王數落楚明政的這句話,自然就是跟葉無殤說的。
按說,皇上數落太子這樣的情況,明智的人都不會有所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