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現已更名為建業。隨著以吳氏商會為首的巢湖商賈團體入駐,大量青壯彙聚。他們從太守府中獲得各種優惠政策,承包一條條街道。
“吳氏商會招募幹活麻利的夥計,包吃住一月220錢。”
“魯氏商會招募夥計,條件吃苦耐勞,能幹重活。包吃住,一月300錢。”
“來一來,看一看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
“……”
小小的秣陵自從改名後,被太守點為郡府。隨著來至於巢湖的大量物資進入,十裏八鄉的百姓聞風而動。又加之許氏每撤出一座城,都會放一把火。
造成很多人無家可歸,隻能奔赴建業。
鑒於這種情況吳氏商會為首的商賈們加入搶人狂潮,不僅調用手頭上的船隻還租用太史慈所部戰船大開方便之門。
從將士到巢湖商賈,上上下下都賺了一筆。
當吳明占據丹陽全郡,率軍返回後,看到的是熱火朝天的景象。無數人從四麵八方彙聚,建業崛起的速度幾乎是伏虎村的十倍以上。
畢竟當初的伏虎村借助的是自身關係,就算弄到極限也隻是吸納整個巢湖。而建業的前景更加廣闊,它的後麵是一個郡,以及百萬以上人口為後盾。
“主公、這便是我等收集到的消息。”趙三娃和劉曄兩人走來,一個竹簡遞向吳明。看著上麵的地形圖,略微有些詫異。
“會稽和吳郡人口為何沒有過百萬?。”吳明的目光在上麵巡視。
劉曄解釋:“江南之地本為山越異族的領地,朝廷雖然經營數百年。但我漢人卻喜歡,在長江邊上聚集。”
“至於吳郡人口也許眾多,但那都是世家豪族畜養的山越人。不歸官府,隻是他們的私產。”說完伸手指向一處地方:“主公可知吳郡為何盛產世家豪族?。”
“其一、土地肥沃,卻又水網密集,本為山越寶地。官府打下這片地方不難,可難就難在這些山嶽異族常常下山劫掠。兵來則走,兵退則來。”
“其二、並非世家豪族喜歡吳郡,而是朝廷和百姓需要他們來此定居。組建私兵守衛農田,修建堡壘蠶食山越異族。”
“經過數百年發展,才有現如今的江南四郡。”
劉曄說到這裏略微有些豪氣,漢人一路披荊斬棘盤踞廣袤南方。其中發生過多少熱血沸騰的事情,就算窮盡江海之水也難以盡訴。
“江南世家豪族?”吳明突然明白,為什麼曆史上,三國時期的東吳這麼畸形。原來一切的根源,都在這裏。
東吳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群世家豪族的聯合政權。每一個世家豪族都有私兵,他們的官職、兵馬都是世襲製。
其原因就是這些私兵,本來就是他們養的。
麵對南方的山水,自己又應該如何做?丹陽、豫章兩郡還好一點,可除此之外的吳、會稽兩郡,未免有些頭疼。
“至於會稽郡,其實開發程度並不高,別看版圖大。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山越異族的聚集地。他們占山而守,鑄鐵為兵,一旦作物成熟就會下山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