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珍珠葡萄(2 / 2)

“湘珍珠葡萄曆史悠久,源於古黔陽桐木地區(今懷化市中方縣桐木鎮)野生刺葡萄。據《詩·國風·樛木》記載:“南有樛木,葛藟櫐之”,其“葛藟”是指一種野生葡萄,此《樛木》篇出自楚人之口作於周京,而古黔陽在春秋時期屬楚。”

“相傳明朝末年有位地方小吏,為加官進爵,不遠萬裏來到湘西懷化,覓得一盤葡萄,敬獻皇上。皇上一看,葡萄晶瑩剔透,嚐之清香可口,不由得龍顏大悅,賞賜這位小吏綢緞百匹。這就是當地口口相傳的“一盤葡萄換一百匹綢緞”的故事。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親嚐此果,覺得香甜可口,沁人心脾,又因其外形圓潤飽滿,顏色紫黑發亮,酷似珍珠,嘖嘖稱羨,讚譽為“珍珠葡萄”。後因中方地處湖南西部,便稱之為湘珍珠。”

“二零一三年八月初,中方縣林業局、農業局與質監局組織了一次湘珍珠刺葡萄資源調查,在桐木鎮大鬆坡蒲海水庫發現了一株百年刺葡萄老藤,其覆蓋麵積達四百一十四點六六平方米,地徑二十二點五厘米,最長枝條長度達到二十三點四米,經采用碳十四交叉定位方法測算,發現樹齡已有一百二十餘年。八月中旬,這株百年刺葡萄老藤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為“中國最大的刺葡萄藤”,“現代神農”袁隆平院士欣然為該株刺葡萄題名“百年老藤”。”

“湘珍珠葡萄在中方縣種植麵積達四點五萬畝,桐木鎮成為了湘珍珠葡萄的原產地和核心產區,被稱為“華夏南方最美葡萄溝”。二零零四年七月,湘珍珠葡萄取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和產地認定證書;二零零七年,湘珍珠葡萄獲得“懷化名牌產品”稱號和HN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二零一零年,“湘珍珠”葡萄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二零一三年九月、二零一四年九月,中方已成功舉辦兩屆“葡萄節”。”

“截至二零一三年,中方縣刺葡萄種植已遍布桐木、瀘陽、花橋、蒿吉坪、牌樓等多個鄉鎮,全縣葡萄栽培麵積達四點一五萬畝,占中國南方刺葡萄種植麵積的三分之一,產量八點二萬噸,年產值突破三點八億元,為果農直接增收近一億元。其中桐木鎮種植麵積最大、產量最多、產值最高,全鎮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戶種有葡萄,葡萄收入已經成為全鎮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成為遠近聞名的“華夏南方葡萄溝”。”

“湘珍珠葡萄先後獲得“懷化名牌產品”稱號和國家綠色食品質量認證。葡萄基地先後被授予“HN省農村科技特色產業示範基地”、“HN農業大學星火富民雙百科技示範工程基地”、“HN省優秀科普基地”和“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農村科普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