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煲仔飯(2 / 2)

“煲仔飯的用料靈活多樣,可因時、因地而異,要把煲仔飯製作得好,要講究火候,因為米的產地不同,新舊程度不一樣,吸水量也有別。各種肉類的受熱預熱程度不一樣。要把這些材料放在同一鍋裏煮,熟而不生不焦,達到最大限度保存營養成分和原味,就要識別各種用料的質地,嚴格掌握火候,做到火候恰到好處。”

陸子軒吃了一口煲仔飯過後又繼續說道“在饑腸漉漉的早上談煲仔飯,對消化係統的刺激無異於一株虛幻的青梅樹之於冒火的口腔,望梅止渴,然後更渴。不過,大街上有無數的港式茶餐廳,太陽明晃晃的中午,懷著半個早晨的期許,坐在冷氣清涼的玻璃後麵吃火熱的煲仔飯也是件美事。各地的煲仔飯也不一樣。”

“煲仔飯,顧名思義,就是用小煲仔煮的飯,大概是粵省特有的吧。廣州有許多賣煲仔飯的小店,一般是開在路邊,一排灶頭上擺滿冒著熱氣的煲仔,一個師傅手持竹筷來回巡視,好象圍棋中的車輪戰。這樣的排檔一般都是專賣,另外還會送例湯。廣州街上最多的“粥粉麵”店,其次是甜品店,再有可能是煲仔飯小店了。雖然獨沽一味,但品種也可以有幾十種之多,好吃而且不貴。”

“功夫煲仔發源於AH合肥,功夫煲仔飯創始人詹開俊為總結他人經驗曾經吃過大大小小七百多家各式煲仔飯,最終綜合港式、台式、廣式、內地煲仔飯選定煲仔飯作為快餐研發項目,以我國功夫作為品牌文化,以國人主食米飯作為品牌核心而創造了功夫煲仔飯。”

“另一個崇尚煲仔飯的地方是東莞。由於特產的臘味正是烹製煲仔飯的好材料,板鴨臘腸臘肉,簡直就是為煲仔飯而生的,配合當地的絲苗米真是珠聯璧合。不過,東莞專賣煲仔飯的好象不多,雖然店門口也有不少擺開一溜灶頭煮煲仔,但多數同時經營其它,比如原盅蒸飯,所用材料差不多,隻是容器不同。東莞與廣州的煲仔飯略有不同,比如臘鴨雜,有鴨腸鴨珍之類,還習慣加橄角鹹梅之類的東西,味道更特別一點,比起來廣州的略顯普通。”

“深圳以前專賣煲仔飯的似乎沒有,倒是潮州煲仔粥如雨後春筍。其實做為宵夜,煲仔飯更為適合,有菜有飯還可以喝點啤酒。我曾在中式快餐廳裏吃過一二回煲仔飯,不敢恭維,那種地方似乎樣樣東西都有,又樣樣不精。後來偶然到港式茶餐廳吃過一碗粥,比想象得要地道,相比經常吃的潮式剩飯煮粥,那米花均勻得簡直成了精品。再來一客臘味煲仔飯試試,相當的清爽,材料實在,火候有分寸。從此對“港式”開始有了好感。”

“近幾年隨著煲仔飯的流行,在SD也盛行起來,尤其是以排骨煲仔飯為主,采用精致小排,配合米飯也就營運而生,再贈送一碗例湯,在SD煲仔飯一般不會以單品經營,在以煲仔飯為主打產品外還配以其他產品和煲仔飯一起經營,而且在山東的煲仔飯與粵省、東莞、深圳的煲仔飯都不盡相同,首先在叫法上在SD都是木桶煲仔飯,顧名思義盛器也就是以木桶為主,這也是山東煲仔飯與其他地方不同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