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七章 井井有條(1 / 2)

韓裳道:“繼業,你招來的那三十六員礦工,將他們按照十二人一隊,設一隊長。”

“三隊為一旗,設一旗總,旗總肯定是你當,隊長由你任命,任命的方式你自己定,抓鬮,比武,看眼緣,你隨意,明白嗎。”

李繼業道:“額明白。”

韓裳道:“他們帶來的家屬,待會兒到君那裏落戶,然後讓他們休整一下,我要分派任務給他們。”

李繼業問:“什麼任務?”

韓裳道:“咱們這個地方,太靠近蒙古了,雖然蒙古人近些年不再光顧這裏,但是咱們在此生聚久了,蒙古人可能還是要來。”

“所以我要這些礦工,在地裏挖地道,這些地道先通到城裏,當然地道裏要多分岔路,多修迷宮,還要布上陷阱。”

“要讓咱們的人熟悉地道,讓敵人摸不著頭腦。明白嗎?”

李繼業道:“哦,原來是這樣啊,額明白了,這些礦工都是苦孩子窮命,一不挖洞就閑的慌,明日就叫他們開工。”

韓裳道:“嗯,你看著辦就是了。”

於是,在鎮北堡中民眾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李繼業所率礦工旗,也沒有閑著。

礦工們分成各個隊活動,在田間地頭,開挖地道。

地道設計的密如蛛網,四通八達,枝杈繁多,又防敵襲,內設機關,可殺敵寇。

這些地道高約二米,寬約一米,雖則狹窄,但其乃是遇險走避之場所,也就不算很逼仄。

而且這些地道,又都通向城堡,想來遇到敵襲,百姓如果不在城堡中,自可以通過地道,快速退回城堡,不必害怕遭到敵饒殺戮。

現在礦工的人力不夠,韓裳隻能修這麼些地道,如果條件允許,他還打算將地道延伸到附近山鄭

不過就算這些地道修的不算太多,也讓鎮北堡的民眾感到萬分滿意了。

至少在蒙古人,或者其他什麼強人殺過來的時候,他們多了一分保命的手段。

如此,經過韓裳的精心打理,鎮北堡城修葺完畢,民有居所,城有防務,民心乃大定。

此後韓裳令馬君分田地,按照政策,家中有願意參軍入伍的,叫分好田,家中無男丁,隻有女兒的,女兒嫁與軍兵為妻者,亦分好田。

餘者所分田地,並非好田。

聽有這麼個政策,百姓參軍入伍的熱情,自然是極高的,一時間報名者眾。

不過根據政策規定,參軍限額一百零八人,年齡在十八至三十五歲之間。

家中隻有一個男丁的,不許參軍,隻有女兒而不肯將女兒嫁與軍兵為妻者,也不能分到好田。

這樣一個政策,自然令有些人家頗為不滿,他們打算找馬君項,政策並不合理。

結果卻叫楊德勝帶人亂棒打出。

馬君覺得這事兒做的過於操切,於是向韓裳進言道:“大人,百姓隻是不了解我們的政策,我自與他們分便是,為何不問青紅皂白,便要責打?”

“如此,我們會失去民心的。還請大人派人安慰那些被責打的百姓。”

韓裳道:“是嗎,君,一群人帶著鋤頭,扁擔,嘴裏沒個正經,聚集在官府門口,那叫跟你反應問題嗎,那叫無理取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