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回屋洗刷完畢,武原找了幾個硬幣放在口袋,向公交車站走去。剛才他已經通過地圖軟件查詢了,到醫院有十站路程。非常巧,武原剛到公交站台,17路車就到了。乘車的人很多,他沒有上前擠,耐心的排在最後。

司機正準備關閉車門,車外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等一下,等一下。”

武原往車外一看,一位八十多歲的老者,背著一個碩大的帆布包,急急忙忙的往車上擠。帆布包似乎很重,老者跨了兩次都沒有上得來。武原急忙伸手拉住老者的手,把他拖了上來。

“謝謝。”老者緩了口氣,對武原說道。

車內很擠,有座位的都閉目養神,也沒有人讓座給老者。拐彎的時候,老者差點跌倒,武原忙上前攙扶住。車開了五站,老者還是沒有能夠坐下,武原隻得繼續牢牢地抓著老者的手臂。

前麵一站名叫孔雀嶺,因為附近一座同名大山。武原送外賣經過多次,他知道山上有座很大的寺廟,香火很旺。

這裏屬於京城北部區域,台豐區。

兩年前武原被迫離開家鄉的時候,本來想在京城主城區試試運氣。但是身上帶的錢著實太少,一個月的房租都付不起。所以選擇距離京城五十公裏的台豐區落腳,租了一個車庫住,一年也要一萬多。好在房租是按照季度付的,他才勉強能夠安定下來。一開始,花了幾百元,買了一輛二手摩托開著送外賣。等有了一定積蓄後,才買了一輛新摩托,想不到才開了一年多就被撞毀了。

公交車到了孔雀嶺站停了下來,老者拉著帆布包要下車。

看著老者顫顫巍巍的往車門擠去,武原搖了搖頭,幫他把帆布包拎下車。帆布包很重,武原簡直不敢相信老者能夠把它背著走。

“大爺,這個包這麼重您能背走?”

老者沒有回答,而是指著車叫到:“車,車,車開走了。”

武原連忙回頭,尼瑪,公交車竟然開走了。

好事做到底吧,他想。

“大爺,您住哪裏,我送你回家吧。”

“哦,那謝謝你啦,小夥子。”老者感激的說道,“不過,我住的有點遠,在山裏麵。”

孔雀嶺距離車站大約有三百米,到了山腳下,有一條通往山頂寺廟的大路。順著大路走了五百多米,有一條小路通往大山深處。老者在前麵慢慢的走著,武原背著帆布包默不作聲的跟在後麵。

小路約有三米寬,條磚鋪就,兩側山林密布。因為是夏日,每走幾十米,就會看到各種奇怪的蟲子在路上爬著。有一種大蟲子特別多,約一寸多長,渾身金色,在路上蠕動著,有的已經被路人踩死。

武原小心的走著,避免踩到蟲子。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武原已經滿頭大汗了,老者在前仍然是不緊不慢的走著。

前麵,聽到嘩嘩的水聲。

轉過山路,武原發現一條小溪,水流不大,異常清澈。溪流前方一個突出的岩洞,宛如巨大的鳥喙,山泉正從洞口嘩嘩的流出。

老者停了下來,他看著武原說到:“小夥子,歇一歇,洗把臉,喝口山泉水。”

老者說完,自己也接住岩洞流出的山泉喝了幾口。

武原正累的夠嗆,連忙放下帆布包,接住山泉水洗了洗臉,又喝了幾大口。泉水涼涼的,帶著一絲甜味。一陣很舒服涼爽的感覺頓時傳遍全身。

“大爺,這個泉水真的不錯,比店裏賣的礦泉水好喝多了。”

“小夥子,你有所不知,這個泉水,不是常人能喝到的。走到這裏,能喝到的要看緣分。你緣分不淺啊。”老者指了指洞口,說:“你看到沒有,這個洞口像鳥的嘴巴,傳說中,是一隻孔雀化成的。這裏的泉水,一年隻有春夏兩季會出現,而且有春三夏四的說法。”

“哦,不知道什麼叫做春三夏四?”武原問到。

老者又接了一捧泉水喝了幾口,說:“春天會有三天流出泉水,夏天會有四天流出泉水,而且每次流出的泉水時間很短,大概三刻鍾。所以,很少有人遇到,今天我托你的福,能喝到山泉。”

那豈不是珍貴無比?他也趕緊又接了水喝了幾口。

就在這時,武原驚訝的發現,岩洞流出的泉水漸漸小了,一會就沒有了。岩洞下的小溪也跟著很快幹涸。

要不是剛才喝到嘴裏過,武原以為是看花眼了。

好奇怪,武原暗暗驚奇。

喝過山泉,休息了幾分鍾,武原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帆布包背在身上似乎也輕多了。

又走了四、五十分鍾,老者指了指前麵台階:“小夥子啊,馬上到了,爬上前麵台階,就到了。”

武原一看,又是一陣嘀咕,好長好陡的台階,估計有數百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