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大勢所趨(2 / 2)

吳恙到底是走的翻牆這條路,自是比她要快,待她到時,父子二人正坐著吃茶。

“晚輩見過王爺。”

“此處沒有外人,不必多禮。”燕王笑著伸手:“許姑娘請坐。”

許明意坐下後,燕王將桌上的一隻朱漆雕梅花鏤空匣子推到她麵前,道:“我今日入宮向母後請安時,她托我將此物捎帶給許姑娘,是當作先前在陵廟中得許姑娘相救的謝禮——此事不宜聲張,她一貫又深居簡出,不輕易見人,若突然宣許姑娘進宮,恐被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許明意點著頭應“是”,這些道理她都懂,可是……先前太後娘娘不是都已經給過她一隻陪嫁鐲子了嗎?

麵前的匣子雕著鏤空花紋,她隱隱瞧著,像是滿滿當當的首飾等物,且必定十分貴重,不由便道:“太後娘娘當真是太客氣了。”

燕王笑而不語。

客氣?

他倒覺得母親是太心急了。

接下來,燕王同吳恙細說了一些交待。

聽著這並不曾避諱自己的話,許明意心中隱隱有了些許分辨——總覺得王爺這些話裏,雖未明言,卻也似乎透露出了某種打算……

這一世,太後娘娘並未出事,或還將依舊被皇帝當作人質留在京中。

可燕王顯然還是有想法了。

想來這便是大勢所趨,有些事情到了眼前,已經不是做與不做的問題,它通常並不給人選擇的餘地,而有決斷的人往往明白,真正的生路不是空等來的,而是需要自己去闖——哪怕是刀山火海。

說到最後,燕王看著麵前的兩個孩子,並不隱瞞自己此時的想法:“即便不至於走到那一步,然而當今天下局勢如此,山河已有飄搖之勢,即便隻是為了自保,亦不可毫無準備。”

吳恙和許明意皆認真點頭。

這是來自長輩坦誠的提醒,也是日後他們所需要去麵對的。

“離京之前,我還有一件事情要辦。”燕王說道:“當年那位舊人的具體住處,已經打聽清楚了,我需親自見上一麵。”

此事他先前曾提過一句,吳恙還有印象——此人或許知道當年紀尚書二子之死背後是否另有蹊蹺。

“王爺打算如何去見?”吳恙問道。

“現下我自是不宜冒然離京,故而本打算將人秘密帶至京中相見。”燕王說到此處,看向許明意:“隻是此事還需先同許姑娘打個招呼。”

這也是他此時提起此事的原因所在。

許明意的眼睛動了動:“莫非此人同我外祖家有什麼關連嗎?”

先前聽王爺說,人在臨元。

燕王含笑點頭——許姑娘很聰明。

“據手下之人查實,此人這些年來一直在元家商號下的一間鋪子裏做事。”

他記得臨元元氏商號,是許大哥原配嫡妻的娘家產業。

而他若要將人帶到城內,直接相邀對方必然不會答應,為保妥當。不驚動不該驚動的人,少不得要動用些手段——也就是……將人暗中擄來的意思。

雖並不會傷及對方,但出於禮節,還是要同未來兒媳婦打個招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