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與科室的師兄聊,到立項的相關情況,他們都無一例外的表現出痛心疾首的表情,看來也是對這種情形深有體會。
張曉東目前手頭的工作量幾乎已經接近完工,圖紙已經全部設計完畢,就等著打印圖紙進行審核了。
經過這幾個月的以來的接觸與了解,張曉東已經對研發部的產品設計流程,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一項新產品研發的完整流程至少包含以下五個步驟。
首先是立項。立項之前要寫立項報告,經過科室初步論證,看是否符合立項要求。科室初步論證通過之後,就要馬上準備進行研發部論證,就項目的可行性、項目前景、市場環境等進行進一步論證。
以上兩步沒有問題,就可以上報公司科技部審核,審核沒有問題,則會下發正式的項目任務書,標誌著立項成功。
其次,項目人員分配。通常由科室主任分配人手,再由項目長,即項目負責人進行具體的工作及人員分配,並確定具體的完成日期。
第三,完成圖紙的設計交檔。項目的參與人員,在收到任務後,即可開始各個部分的圖紙設計,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圖紙審核。
而圖紙的審核,又分為初核與複核,初核階段圖紙基本上還處於方案設計的粗加工階段,等到完成審核,圖紙會返回到設計者手裏,進行修改。
圖紙修改完畢,設計者重新打印圖紙,再進行二次審核,一般到這個時候,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都是一些問題了,改動量並不大。
待設計者完成二次審耗所有改動工作之後,重新提交圖紙完成相關的流程,即可完成圖紙交檔。
第四、樣機試製。項目圖紙全部完成審核交檔後,後續就要安排生產樣機。有的時候,公司為趕進度,要縮短生產周期,就會在主體圖紙先完成審核交檔的情況下,首先啟動主體部件的生產。等到後續的非主體件陸續完成,再陸續安排其他的部件進行生產。
最後是項目驗收。項目驗收又分為廠內驗收和現場驗收。
產品樣機在完成廠內製造與組裝後,必須完成產品的出廠試驗,才能完成廠內驗收。在完成廠內驗收的基礎上,可將產品推向市場,進行工業性試驗,完成之後,即通過了現場驗收。
現場驗收是相當耗時費力的,試驗期間,公司必須派人全程跟蹤,地點可能是在沙漠,也有可能是在海上,時間至少兩三年以上,直到用戶在驗收意見書上簽字,才算項目正式完成驗收,可以批量化交付用戶,大規模推向市場了。
以上,即為一個研發項目的完整的工作流程,可見流程相當繁瑣,牽扯的人力物力巨大,時間跨度相當長。
而張曉東他們目前所進行的,正是非主體件的外圍的圖紙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