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地獄之門(1 / 2)

一個月後的一,正常的上班時間,張曉東正在辦公室裏熟練的操作CAD,飛快的進行著圖紙設計,就接到了製造分廠打來的電話,請求他能過去指導解決一下現場遇到的問題。

在征得科室領導趙主任的同意後,張曉東準備了相關資料,乘公司的通勤車前往新廠區。

當他正在前往齒輪加工分廠的時候,卻是無意間走到了公司的綜合鑽機試驗場。

站在鑽機試驗場外向裏看去,他赫然發現一台嶄新的石油鑽機,從上到下,依次刷著紅白相間的油漆,此刻正靜靜的矗立在試驗場內,抬眼望去,就見那井架直入雲霄,高大巍峨,氣勢逼人,看起來頗為壯觀。

張曉東看著這台宏偉大氣的鑽機,不由的想起了公司廠史展廳裏那位耀眼的明星——萬米鑽機。

萬米鑽機研製成功後,曾經獲得了由國家頒發的最高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的崇高榮譽,被譽為“探地神針”,當是實至名歸。

自古以來,“上入地”便是人類千年來的夢想,但是,為一般人所不知的是,上不易,入地卻也是更難。

在向地球深處的鑽進過程中,中國隻是一個姍姍來遲的後來者,而走在中國之前,在這方麵取得重大發現的先驅者卻是今俄羅斯的前身、已經解體幾十年的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政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據當時的蘇聯幾乎動用了全國的力量,去鑽探一口深入地球內部的超深鑽井,就是為了發掘地球內部的秘密,但到最後卻是不了了之,其中傳聞還發生了一些詭異的超自然現象,最終被迫停止。

前蘇聯時期曾經鑽探過許多超深井進行地質研究。而最深的一口井位於科拉半島,鑽探深度達到了米。這被譽為是繼蘇聯空間站、深海勘探船之後的第三大科研成果,一直是俄羅斯科學家的驕傲。

勘探工作於1970年5月24日開始。整個研究計劃是在前蘇聯地質部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中隻有極少數的科學家得以到現場參加此項研究工作。所有參加此項鑽探工作的人員均分得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工作期間的月工資水平達到大學教授一年的年薪。

鑽井現場成立了十六個實驗室對岩心進行研究。

隨後的十年裏,蘇聯不斷投入人力物力,最鼎盛的時候,科拉井上有300名工作人員。

巨額的投入,換來持續的進步。到1983年,該井的鑽探深度已經達到了驚饒米,甚至超過了馬裏亞納海溝的米。此後,相關部門經過研究,決定停止進一步鑽進。

而最後的262米是則在1983-1993年間重新啟動鑽進後進行的。但是,這最後的200多米深度,卻花費了有整整十年之久。

是什麼導致了這種令人費解的奇怪現象?

從地表至7000米深的過程比較順利,隨後鑽頭進入到一個相對脆弱的岩層中,岩石出現了塌落現象,碎石正好卡住了鑽頭和鑽杆,鑽頭多次掉落。

但是隨後,鑽井隊遇到兩大困難。

首先是鑽杆重量太大,雖然采用輕鋁合金材料,10公裏長的鑽杆加上鑽頭還是重達200噸。鑽杆本身很細,想象一下一根十公裏長的筷子的模樣,可以弱不禁風。鑽杆在與周圍岩石的摩擦下不堪重負,多次被擰斷。

第二個困難是溫度,鑽頭每往下挖100米,溫度大約會上升3℃,在-10公裏處的溫度高達300℃,鑽頭和靠近鑽頭的鑽杆部分經受不住高溫,會變形或斷落。

到後來,整個鑽探計劃所花費的經費與其獲得成果相比是微乎其微的。再加上蘇聯的經濟情況持續惡化,每況愈下,再也無力支持如此大規模的鑽井活動,最終,科拉超深井的鑽探工作於1994年宣告停止。

停止鑽進的官方理由是經費不足,而內部人員則透露,真正的原因是井內有一些超自然的現象出現。鑽井技術人員向記者保證,根本不存在經費問題;由於影妖魔”從井底出來,鑽探工作不得不停止進校

事實上,人類向自己腳底下探索的難度是要遠遠難於向頭頂上探索的,人類最遠已經可以到達太陽係的邊沿,但卻很難打一個超過三千米深的深井。

超過三千米深以後往往會出現一些難以置信的奇怪現象,鑽頭會融化到地下某些非常熱的物質中,雖然鑽頭的熔點幾乎等於太陽表麵的溫度,有時候鑽頭被墜了下去,拉出來的隻剩下鋼絲繩。更可怕的是,人們會聽到從鑽孔中傳出來的嚎叫聲以及尖叫聲,這種現象根本無法用科學來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