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原計劃在早晨的班前會結束後,會同幾個老師傅,把他昨晚加班完成的改進方案圖討論一下。如果沒有問題,就要即刻下發生產技術通知,把方案圖下發到車間,好讓車間按圖解決問題,以便能繼續進行產品的組裝。
可是現在,如果他前去參加研發部的會議,那麼今早晨這個改進方案圖就肯定不能下發到生產製造部門了,勢必會影響生產製造單位的裝配進度。
但是即便他本人不參加會議,昨設計完成的方案圖,也還是沒有經過科室內老師傅的討論會審,方案的正確性也是不能保證,真要是帶病下發,再帶來二次問題,那可就更加麻煩了。
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張曉東和幾個參與評審的老師傅一同缺席會議,然後利用會議的時間完成評審,評審完成後即刻下發圖紙。但是這種可能性的概率也很:畢竟一個科室缺席人員這麼多,動靜太大勢必會引起部領導的注意,然後會派人查看情況。
如此這般,縱使他絞盡腦汁,卻已是黔驢技窮,到最後,眼見開會的時間已到,而又沒有想出好的辦法,無奈之下,他隻能跟隨大家,按時前去參加部裏的會議了。
***
研發部四樓的會議室,可以是研發部大樓裏規模最大的會議室了,它不但可以同時容納三百人開會使用,而且隔音效果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即使會議室隔壁就是喧囂吵鬧的公路,不斷有路過的車“滴滴”的按著喇叭,但是會議室內部是完全聽不到的,由此可見會議室隔音效果之優異。
實際上,當初在設計規劃階段,當時的研發部領導,曾經提出了要設計一個千人級會議室的宏偉藍圖,當時提出的指標是可以同時容納一千人開會之用。
但是,後來由於資金緊張、研發部相關職能的變更,以及公司相關部門的幹預等原因,導致原來的大樓設計圖紙被迫進行流整。
調整後的方案是將原來的“千人研究院”原來的麵積一分為二,大一點的麵積繼續作為會議室,就是目前的規格,可容納三百多人。
而一點的麵積則是修建成了多媒體報告廳。這個報告廳的裝修更加豪華、功能更加完善。
首先,它配置了非常先進的視頻會議硬件係統,可很方便的進行遠程會議。其次,配置了豪華的會議桌和全套的真皮座椅,並且在每個座椅前麵的會議桌上都安裝了固定式麥克風。
高規格的裝修,也反映了其地位的重要性,這間報告廳也因此被戲稱為“貴賓接待室”,專職負責迎接高規格的客人。
這個報告廳建成以後,每次有重要人物光臨研發部,那必定要是在這個裝修豪華的會議室裏進行了。
此刻,張曉東跟隨著眾饒腳步一起往樓下走,由於他們新能源開發室在研發部的八樓,所以必須要往下走四層。
在前往四樓會議室的樓梯上,就看到其他科室的人員也是正在往過走,一時間,樓梯上人滿為患,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由於要進入會議室的人員眾多,而會議室卻隻有一個大門入口開放,這樣就導致不斷湧來的人,被堵在了門口,一時間竟然在會議室門口形成聊堵塞。
待進的四樓會議室的大門,抬眼望去,就見寬闊的大廳裏已經坐了有近一半的人,頭頂的幾十盞燈已是全部打開,照的會議室金碧輝煌。
今這副場景,對張曉東來,可是自他入職以來都很少見到的。
等到一眾熱,好不容易進的會議室的大門,卻是被裹挾在人流中,動彈不得,好不容易落下座來,張曉東已是氣喘籲籲。
他把手裏的筆記本放在桌子上,拉過椅子做了下來,就見前後左右的位子早已經被坐的滿滿當當。
抬頭望去,就見主席台上卻是空無一人,也是啊,哪有領導先到的,每次不都是幾百個人坐著等領導大駕光臨嘛。
但是,今卻是不同尋常,張曉東看了看時間,已是過了通知的會議時間有半個多時,卻仍舊不見領導的人影。
會議室裏,枯坐了半的人們,也開始議論紛紛,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人群裏人頭攢動,嗡嗡之聲竟是不絕於耳。
不明就裏的人,若是突然聽到這噪雜的聲音,甚至會以為是到了某個菜市場,正趕上了熱鬧的早剩
良久,吵鬧的人群突然從人群後麵開始安靜了下來,張曉東隨大家回過頭去,就見一排領導正行色匆匆的從會議室的大門裏走進來。
片刻功夫,一排領導已經在主席台上依次有序就座。
仔細看去,位於主席台正中間的,赫然正是公司的副總經理王成峰,他的左右手依次坐著研發部副部長劉清泉、研發部的書記張一平。
看到這個陣容,大家心裏不禁都是暗暗一驚,看來今的會議十分重要。
張曉東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基於對研發部領導班子的職能劃分的了解。
研發部的領導班子組成是:一個正部長,兩個副部長,一個書記,共計四人領導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