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保密單位(2 / 2)

2、第二種:通過U盤拷貝出來,再!。拷貝到其他地方。這種方式稍微慢一點,但也能方便實現,但其前提是你的電腦上的USB接口可以正常使用。

3、第三種:動作可能比較大,那就是扣下硬盤,在通過物理連接把這個硬盤鏈接到其他電腦上,這樣也可以實現數據的拷貝。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個饒工作電腦既不能連接互聯網,USB接口又不能使用,你也不可能隨便去把硬盤扣下來,那麼這台電腦就幾乎是一台單機,如果要從這樣的一台電腦上拷貝個東西或是存進去個東西,該如何實現?能不能實現?

答案是肯定的,隻是比較複雜。

需要操作者具有極大的耐心(沒有耐心你可能會放棄的)、信心(你必須相信你能做到,否則你所做的就沒有任何意義)和心理素質(心理素質不行的話,你可能會崩潰的),你才能完成上述的工作,即從一台不能鏈接互聯網,也不能使用USB接口的單機電腦上,拷貝個東西出來或進去。

而研發部卻就是每年、每月、每,在這樣極賭條件下,進行著正常的工作流程。

一、拷貝資料到工作電腦的方法:

如果要把資料拷貝到自己的電腦上,首先必須要把資料拷貝到研發部辦公室的一台指定的電腦上,然後通過這台指定的電腦,把資料拷貝到研發部公用文件夾裏,最後,用自己的電腦操作,從公用文件夾裏把資料拷貝到自己的個人工作電腦上。

過程十分繁瑣,費時費力。

而要想把個人工作電腦上的資料拷貝出去,也有幾個步驟要走,而且控製過程更加嚴格。

二、從工作電腦拷貝東西出來的方法:

首先,你必須先找部領導申請拷貝資料,請注意,是要越過你的直接領導科室主任而向部領導申請。在得到同意後,部領導會給你簽字“同意”。

其次,拿著部領導簽署的,帶影同意”兩字的文件夾,你可以到研發部辦公室找專人把資料拷貝出來。

最後,資料拷貝出來後,需要解密方可正常使用,否則的話,你拷貝出來的資料是打不開的,或者你即便打開了,也會是滿屏的亂碼。

基於研發部在公司的重要性,研發部員工的個人工作電腦都是脫網運行的,張曉東正在準備把評審用的圖紙、圖片資料等,拷貝到公共文件夾裏去。

拷貝完畢,他便前去打開會議室的大門,啟動會議室的電腦,聯通到公共文件夾,將剛才打包好的資料,從公共文件夾裏拷貝到會議室裏的電腦上。

張曉東做完這些準備工作,眼看已經是兩點三十分,便走到辦公室裏,通知科室相關人員會議的時間、地點。

***

下午三點鍾,研發部八樓會議室,的會議室裏坐著十幾號人,這裏正在進行著一場方案評審會,而正在投影屏幕前麵,向大家做方案介紹的,正是張曉東。

因為早晨已經耽誤了太多的時間,所以,現在張曉東開始爭分奪秒。

在他看來,這個方案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隻是需要老師傅給把把關,完善一下細節問題。

因此,他飛快的用了5分鍾的時間,講解完了改進方案圖,然後,等待大家提出改進的意見。

這次的評審會,照例邀請了一些老師傅。

張曉東看了看,邀請的老師傅有樓上的陳永祥師傅和工藝部門的芳林苑師傅。

其中,陳永祥師傅平時主要負責石油鑽機的總體設計和鑽井絞車的設計工作,有著幾十年的設計經驗和現場問題的處理經驗。

另一位芳林苑師傅,雖然是一位女師傅,卻也是工藝部門的一把好手,平日裏工作雷厲風行,很少拖泥帶水,從事產品工藝設計也有將近二十年的經驗。

因此,這兩位老師傅,一位總體把關設計方案,另一位總體把關工藝可實施性,兩人可謂是相輔相成,互有裨益。

但是,張曉東也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這次評審會沒有邀請專家前來,其中緣由,想來也就隻有兩個原因了:

一來,這次評審會本身就隻是一個科室內的評審,因此沒有必要邀請專家的大駕光臨;

二來,有感於上一次幾個專家在評審會上發生爭吵的曆史過往,科室主任趙永剛從一開始就控製了評審會的人員範圍,沒有邀請專家前來。

果然,這次的評審會進展相對順利,目標也完全符合預期。

隻用了不到兩個時,張曉東提出的方案圖便已經解決了所有的細節問題,達到了施工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