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歡情薄(2 / 2)

一到橋,就讓人聯想到了連接、通孝跨越之意,而本質上橋就是解決地理隔絕的途徑。

傳統文化中,人們也喜歡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看作是阻隔道路的河水,而把到達彼岸的願望具象化成橋。

而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蘊含了諸多意象。

其中最著名的恐怕當屬愛情之橋了。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最著名的傳之一,而鵲橋也成了愛情的象征。

牛郎認識了下凡來玩耍的織女,後來兩人結為夫妻,生活簡單卻幸福。然而好景不長,王母娘娘得知後震怒,派人把織女帶回宮,強行拆散了這對夫妻。

牛郎在神仙的幫助下飛上庭,去追織女,眼看就要追到了,誰知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在上畫出一道銀河。牛郎織女隻能在銀河兩岸遙遙相望,相向而泣。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喜鵲飛來組成了鵲橋,讓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王母娘娘也做出了妥協,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相會。

後來宋人秦觀有詞寫得好:“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於是鵲橋也就成了牛郎織女克服王母阻撓追求愛情的見證。

而橋作為愛情的象征的故事還有很多。

在《白蛇傳》中,白娘子和許仙也在西湖名景斷橋相識,一同避雨,借傘定情。

白娘子與許仙在此偶遇,百年修的同船渡,後又在此重歸與好。

“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

淒婉悲涼的愛情故事,往往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遐思。

然而,張曉東此刻走上的橋,卻隻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橋,普通到連它的名字,都隻是叫做渭水橋。

它在渭水之上,因此名為渭水橋,怎麼聽,怎麼感覺是一個好隨意的名字。

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

橋上的人把橋當作了路,踩著蹈著。人總是這樣的,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長,有權阻止任何東西。

橋下流著的水把橋當成了弱者,“嘩嘩”地琉著,這是一種嘲笑,笑橋無法阻止它那洶湧的波濤。

***

自情人節蘇蕊來寶城看過張曉東之後,有三個月的時間,他沒有去看望蘇蕊了。

自從上次參加完劉潔的婚禮,他和蘇蕊談起了結婚的事情,最終不歡而散,兩個人之間,就似乎有了一層隔膜。

那時他明明知道,正在讀研究生的蘇蕊,是不可能結婚的,可是他卻固執的問她,“咱們結婚吧!”

不像他那時的昏頭昏腦,蘇蕊卻是十分冷靜,冷靜的對他,“不能結婚!”

可正是這份冷靜,讓他感到無比的憤怒!

有的時候,他寧願蘇蕊還是幾年前那個青澀懵懂的女孩,最起碼,她是心思單純的,她會為了給自己買一份生日禮物而花費很多的心思,甚至是花光她的生活費。

而現在的她,成熟了很多,卻也冷靜了很多。

***

終於,在一個周末,張曉東想起了遠方的蘇蕊,於是抓起他的單肩包,奔上了前往蘭州的火車。

這次去,他本來想給她一個驚喜,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在蘇蕊的校園裏,驚奇的發現,她的身邊已經有了另外一個男孩。

那時他們相談甚歡,青春靚麗,蘇蕊正是一襲紅衣,緊身的風衣,腳上一雙黑色的細跟高跟鞋,美豔無比。

而他身邊的那個男孩,劍眉星目,清秀俊雅。

他們,與這漂亮的大學校園正是相得益彰,完美無暇。

而他,張曉東,默然的站在原地,動彈不得。

他才趕了幾個時的火車,沒吃沒喝的趕過來,就是為了見到她。

而當他一身狼狽的出現在她的麵前,卻是這樣一個不知該如何描述的局麵。

他鼻子一酸,轉身離開。

身後的蘇蕊看到了他,喊了一聲他的名字,他沒有回頭。

蘇蕊追了上來,她跑的很急,一下子就摔倒了,發出一聲慘劍

張曉東停下腳步,轉過頭,他想喊一聲“心!”,他想跑過去扶她一把,卻看見與他同行的那個男生跑過去,扶起了她。

蘇蕊還要往前追,腳卻是崴了一下,身子一斜,倒在那個男生的肩膀上。

她掙紮著要站起來,卻被那個男生一把拉住了,她哭了起來。

張曉東轉過臉,沒有再停留,就此離去。

他出門攔下一輛出租車,車子發動,向前駛去,而他卻淚流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