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是恩是仇是別離(八)(1 / 2)

琴音乍起,飄渺悠揚,在聽過段開指之後,慕北亭識出此人所奏曲目乃是《聶政刺韓》。

慕北亭雖不弄樂,但往日裏卻常聽林宗汜彈奏古琴,是以也識得一些曲目,而眼下這一曲《聶政刺韓》恰巧就是林宗汜平日常奏曲目之一。

此曲曲風婉轉雄奇,化態強烈,令聽者忽覺冰雪驟下;又忽感灼日炎炎,自有升墜地之感受。慕北亭平素也最喜此曲,當下閉目靜賞。

待曲過半章,他心中忽有所感,隻覺此人奏曲的韻味比之林宗汜所奏,當有差地別之福林宗汜演奏此曲時,常以細膩、婉轉取巧,但雄渾之處卻往往略顯薄弱;然眼下此人所奏卻與之截然相反,他隻以大開大合之勢一順而下,便是需低沉委婉之處,也全是用重聲雄奇演奏之法,而此種樂音初聞時雖有一番別味,但久聞之下,就不免有噪心之福

曲入中章,奏至“取韓”之處,琴聲陡然翻高,竟突然出現了雜亂餘音。慕北亭張目望去,隻見此時那人麵上竟現出了潮紅之色,雙目也開始向外突出,嘴角勾勒出無聲獰笑,雙臂也似因激動而劇烈顫抖起來,鼻息更是粗壯可聞,整個人就似中了魔怔一般。

可還不等慕北亭細思,又聽得“啪,啪”幾聲響起,那張古琴居然斷弦數根;轉眼再看那人,可謂斷弦醒神,他也立時就從入魔的狀態中抽離出來,神態漸複如常,兀自呆坐片刻後,忽然苦笑自語道:“我終究還是彈奏不完此曲,直至今日今時也是不能…唉,也或許過了今日就可以了吧?”到這最後一句話時,似是在自問,又似是在詢問。

慕北亭垂目想了想,旋即抬眼沉聲道:“閣下若是真心喜愛撫琴弄樂,便該先學會靜心平性,我聽你這一曲《聶政刺韓》,通章盡是悲壯之勢,不免顯出悲憤有餘而慷慨不足。若你始終以這般心境習樂奏曲,隻怕終其餘生也再難進前一步。”

那人聞言,麵色驟變,橫眉怒目厲喝道:“你懂什麼,我今日隻需…”可到此處,又戛然而止,麵色忽又轉晴,笑道:“如此看來,慕大俠也是懂樂之人。但這《聶政刺韓》向來有兩個不同典故,卻不知慕大俠更傾心於哪一個?”

慕北亭道:“我是不通樂理的,隻是聽券奏得多了,也就能識別出一些曲目。至於這《聶政刺韓》的典故,我也僅知一個,乃是記載於《史記》中,是聶政為報答嚴仲子的恩情,甘願為他去刺殺韓相俠累的故事。至於另一個典故,我就不知了。”

那人目露失望之色,但轉瞬即逝,仍是笑吟吟道:“那我便為慕大俠講上一講,我向來最信翠故為真。”

慕北亭本無心思聽他講訴,隻是無奈後援眾人此刻還未趕到,也隻得淡淡道:“願聞其詳。”

那壤:“我知慕大俠心思,但還請稍耐片刻,待把這個典故講完,我便讓你見到你想見之人。”

慕北亭心下暗想:“這人行事舉止處處透著詭異,此話未必是真,我且先聽他如何詞。”於是點零頭,道:“請講。”

那人坐直了身子,侃侃而談道:“這個典故的主角也是聶政。他本是一個劍客,隻因父親被昏庸的韓王殺害,他便立誓要為父報仇雪恨。隨後聶政便獨身來到了韓國行刺韓王,可惜他寡不敵眾,刺殺也以失敗而告終。但慶幸他武藝尚佳,總算是僥幸殺出了重圍,得以逃脫活命,可未能報得殺父之仇,也實在令他骨鯁在喉,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