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遜把樹杈頭朝下靠在石壁上,踹兩腳弄踏實,心翼翼的爬上去,洞頂壁上的凹陷處果真有個盒子的影子,伸手夠到盒子,入手有點重,輕輕爬下來,吹了吹盒子上的灰塵,拿出洞外用青草擦拭,發現竟是個楠木盒子,楠木盒子可不是一般人用的,盒子外觀很簡單,就是一個蓋子蓋在盒身上,但蓋子卻打不開,盒身上看不到鎖和機關,賓遜舉起盒子輕輕搖晃,裏麵沒啥聲音,怎麼打開呢,仔細觀察蓋子和盒身的結合處,心中有了個猜測,可能是用了魚膠,魚的肺泡也就是俗稱的鰾膠,在古代用途很多,除了做食物、滋補品、入藥,當做避孕工具,還經常當做粘合劑,甚至用來造船。
“喏,猿兄,我要讓你看的就是這個盒子。”賓遜舉了舉盒子道:“我現在去找個石頭來,你別急。”
賓遜找來合適的石頭,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打開了盒子,盒底有結塊的灰土,應該是放了草木灰或者石灰吸水幹燥之用的,盒內有用半透明油紙包著的一本冊子,心打開油紙,冊子完好無損,紙張如新,封麵寫道:留待有緣,自行獲取,非吾所傳。
翻開封麵,裏麵繼續寫道:我本尷尬之人,不足詳述,山下為父母雙親之墓,生前不能盡孝,不能報父母之仇,且今生有緣難續,今隨高僧西去求經,塵世一切撇盡,靈猿乃家父遺物,此猿通靈,能辯忠奸善惡,既帶汝進洞,定非奸惡之徒,望好自為之,善待白猿,並代吾多為祭拜家親,感激涕零,冊中所載武學,可自行習之,但不得宣稱為吾所傳,切記切記,洞後肉靈芝,地鍾靈,可療傷解毒益氣。
落款為尷尬人。
落款下麵又補了一行文字:下武功,有德讓之。顯是寫好後又補充上去的。
果然是肉靈芝,想來這能生長在石縫中的肉靈芝更不是凡品,西去求經的高僧隻聽過有玄奘法師,玄奘法師可是如雷貫耳大名鼎鼎,是個老幼皆知的當代活菩薩,前朝太宗皇帝時私自出關,曆經艱險,耗時十數年,習得三藏,馱運大量經書而還,使得梵音盛於東土,如今在長安什麼寺廟譯經講法,為下所敬重。
相傳玄奘法師西行有一靈猴相隨護衛,難道這護衛靈猴就是這冊子的主人尷尬人?若是這樣,山下墓中忽孫是尷尬人雙親,也是是猴子,然後一隻自稱尷尬饒猴子又養了這隻白猿?
……
這實在太尷尬了。
或者那尷尬人自得了怪病,從人不像人長得像個猴子,所以自稱尷尬人,阿彌陀佛,這樣推測對自己有恩之人真是大不敬,墓碑上隻寫忽孫之墓,尷尬人卻是父母雙親,難道一個姓忽一個姓孫?有忽這個姓嗎?或者真有忽這個姓,但自己孤陋寡聞。
真是一團霧水,可惜白猿不能話。
賓遜壓住心頭疑問,掃了白猿一眼,白猿靜坐一旁,緊緊盯著盒子,仿佛若有所思,你猴腦袋裏能想些啥呢。
再翻開一頁,冊子上寫道:欲練本功,先散其功,此中凶險,謹慎莫試,任督既通,方能大成,順轉純陽,逆轉純陰,鳳凰涅盤,下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