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高盧人就搞出一架名叫飛行自行車的直升機,不過它隻能離地零點三米,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直升機。
直到一九三零年,鷹國才搞出第一種直升機,但是它采用的活塞發動機,功率不足,因此未能真正的得到應用。
世界上第一架真正實用的直升機,是著名的飛機設計大師西科斯基研製成功的VS-300直升機,這是一架單旋翼帶尾槳式直升機。它裝有三片槳葉的旋翼,旋翼直徑8.5米,尾部裝有兩片槳葉的尾槳。
這架直升機在一九三九年才誕生,也就是,直升機的曆史其實並不長,要比固定翼飛機短得多。
西斯科基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厲害的直升機設計師,並且創造了西斯科基公司,後來那些牛逼的直升機很多都是西斯科基公司的產品,比如黑鷹直升機,CH-53係列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等。
武裝直升機在戰爭中的作用非常大,被稱為空中騎兵,它可是坦克裝甲車輛的克星,武裝直升機擁有非常規機動性為它提供了空前的戰術靈活性,比如它可以在低於樹梢的高度懸停,在戰機恰當的時候,突然冒出來對敵方目標,特別是裝甲目標發起攻擊,然後又可以迅速下降到樹梢高度以下,不但能夠躲避對方直射武器的攻擊,還能快速地隱蔽轉移陣地。
可惜中國的武裝直升機這個短板還沒有補上,但是也快了,所以對於卡50直升機,現在的中國軍方肯定是沒有什麼興趣的。
李軼當然對它也沒有什麼興趣,因為它的設計並不先進。共軸對轉雙旋翼可以飛行控製問題,但是這樣的旋翼結構過於複雜。
在直十之前,中國沒有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在八十年代,中國陸軍航空兵用的是進口羚羊直升機來充當武裝直升機,另外還有米八運輸武裝直升機。
但它們都不是專用武裝直升機,性能比較弱,這也是與中國直升機技術比較落後息息相關的。
早在五十年代末,中國就仿製過一種直五直升機,它的原型機是毛子的米四直升機,雖然生產了幾百架,但性能太落後,早早的就停產退役了。
六十年代還搞過一款十五噸級的直七運輸機直升機,隻不過最後還是下馬了,引進了國外的超黃蜂進行仿製,這就是直八直升機。
其實直澳仿製也並不順利,一直有不少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九十年代直八生產數量都非常少。
比較成功的是直九,它是引進高盧的海豚直升機技術仿製而來的,還改成了直九武裝直升機,用來應急。
但是陸航還是需要一款像阿帕奇一樣的重型武裝直升機才行,所以在一九九九年直十立項了。
但是由於發動機的問題,在李軼前世的時候,直十也是問題多多,先是引進普惠的渦軸發動機,結果普惠被M國製裁了不能賣給中國了。
當時的陸航是多麼渴望擁有阿帕奇這樣的武裝直升機,因為阿帕奇太強大了,最大起飛重量超過十噸,阿帕奇的旋翼可以抗住12.7mm口徑機槍直接命中不會發生結構性損壞,機身百分之九十五的位置都是可以抵擋二十三毫米口徑炮彈命鄭
阿帕奇火力也是世界最強,可以掛載十六枚重型反坦考彈,航炮的火力也很強大,30毫米口徑M230航炮,輕便靈活,涉及範圍大,火力猛烈,精度和後坐力指標比較平衡。
阿帕奇飛行性能也沒得,最大速度三百六十公裏每時,爬升率超過十二米每秒。
這是因為阿帕奇擁有功率強大的T-700-GE-701C渦軸發動機,單台持續輸出功率一千六百六十千瓦,短時間最大輸出功率一千八百馬力。
現在就沒有什麼問題了,有了一千五百千瓦的渦軸十七,那麼武直十將會有比阿帕奇更強大的動力,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重型武裝直升機,一舉超過歐洲的虎式和南非的茶隼。
不僅如此,武直十擁有後發優勢,可以設計成為一種準隱身的武裝直升機,飛行性能自然也要超過阿帕奇的。
在李軼的設想中,武直十采用兩台渦軸十七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十一噸,還擁有很高的功重比,這樣不論是速度還是爬升率,都會超過阿帕奇,同時載彈量也和阿帕奇相當,掛十六枚重型反坦考彈輕輕鬆鬆,甚至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它可以掛載中國的專用直升機空空導彈,燕九零,這就更有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