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次東征(2 / 2)

同樣的,蕭正認為哪怕是基層官吏,也不是讀過幾天書,認識幾個字就能勝任的,尤其黑鬆山學堂這些學生,年齡小,難免青澀和稚嫩,眼界、胸襟、人情世故等等,這些就不是課堂能教的,而是需要生活的磨練,眼下正是提前培養的好機會。

蕭正的提議很快被付諸行動,很多學生經過考核後被選了出來,一個個熱情高漲,興奮不已。

蕭正和楊文昌等人也很高興,這些學生大多都有著苦難的童年,苦難的經曆使得他們更為早熟,更懂得珍惜機會,蕭正和楊文昌等人作為他們的先生,自然很了解,因此,都對這些人充滿了期待。

大業十年春,二月二十日,楊廣昭告天下再戰遼東,征發全國軍隊,分百路並進。

蕭正以為牛秀聽到這個消息還會說他“烏鴉嘴”,可是牛秀根本沒什麼反應,隻淡淡的看了蕭正一眼,“哦,知道了。”

“你怎麼一點兒都不驚訝?”

“驚訝什麼,你的烏鴉嘴我早習慣了。”牛秀說完,頭都不回的去了訓練場。

臨朐縣衙再次來人征召民夫。若是在郡內服役,蕭正也就答應了,可若是去遼東,那就隻能拒絕。

戶曹孫大發見到牛秀就一咧嘴,客氣幾句便轉身回去稟報。

縣令趙才聽後很為難,黑鬆山說到底就是一群流民,戶籍本就不在本縣,征召並不是很合理,現在蕭正拒絕的意思很明確,那如果硬來呢?

趙才緩緩搖頭,硬來的話僅憑臨朐這點兒縣兵肯定是不行的,思之再三,趙才將情況寫明上報給了北海郡太守鄭虔符。

鄭虔符收到趙才的公文,心下十分無奈,流民、土匪、義軍到處都是,這大隋朝現在就沒安生的地方。

不管是不是流民,抗拒徭役肯定是不行的,不行怎麼辦?就隻能硬來,鄭虔符召集屬下商議。

屬下多數不讚成硬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北海郡北部與齊郡相鄰的千乘、博昌多有義軍出沒,南麵的郭方預雖然被張須陀擊敗,可仍有小股殘匪流竄。

這些尚未解決,何必再去招惹蕭正?畢竟他現在算是安分守己,真要逼反了,豈不得不償失?

鄭虔符心中歎息,這些人現在都是混一天算一天得過且過,看來是半點也指望不上。

遣散眾人後,鄭虔符覺得應該和鷹揚府的鷹揚郎將王崇禮商議商議,倘若真的出兵黑鬆山,也必須得到王崇禮的配合才有把握。

可王崇禮聽了鄭虔符的介紹後搖搖頭,他也沒辦法,牛秀畢竟是左屯衛六品越騎校尉,和他品級相差不大,而且互不統屬,他也沒權力去給牛秀下什麼命令,況且征兵也好徭役也好,那是太守府的職責,和他鷹揚府半點關係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