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章節(1 / 2)

重大嫌疑犯(艾倫·巴金)。於是乎,每一個指向其罪行的場景都有反諷的轉折:以正義價值而論為正,但以愛情價值而論則為負。在成長情節《閃亮的風采》中,大衛(諾亞·泰勒)的音樂勝利(正麵)卻招致他父親(阿明·繆勒-斯塔爾)的嫉妒和殘酷壓製(負麵),把這個鋼琴師逼進了一種病態的不成熟狀態(雙重負麵),從而使他最後的成功變成了一種藝術成熟和精神成熟的雙重勝利(雙重正麵)。

◎說教傾向

有一點必須謹慎:在創造故事“論戰”的維度時,必須萬分小心謹慎地給予交戰雙方同樣的火力。在構思那些與你最後陳述相矛盾的場景和序列時,必須像構思那些強化你最後陳述的場景和序列時一樣,賦予等量的真理和能量。如果你的影片以反思想結尾,如“犯罪有益,因為……”,那麼你就必須放大那些可以引導觀眾覺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序列。如果你的影片以正麵思想作結,如“正義勝利,因為……”,那麼你就必須強化那些表達“犯罪有益且非常有益”的序列。換言之,不要偏向“論戰”的任何一方。

如果,在一個道德故事中,你準備把反麵人物寫成一個無知的傻瓜,並自作自受地導致了自我毀滅,難道我們就因此確信善良將會戰勝邪惡嗎?但如果,你像古代的神話作者一樣,準備創作一個幾乎無所不能、快要得手的反麵人物,你將會迫使自己創造出一個足以應付這一場麵,並變得更加強大、更加高明的正麵人物。在這種平衡講述手法的運用之中,善良戰勝邪惡的勝利才變得切實可信。

危險之處在於:當你的前提是一個你感到必須向世人證明的思想,而你把故事設計成一種對那一思想不可否認的論證之時,你便已把自己推上了一條說教之路。在急欲勸誡的熱情之中,你將會壓抑另一方的聲音。在你將藝術誤用和濫用於說教之時,劇本將變成一部論文電影、一通欲蓋彌彰的布道,因為你試圖通過這部影片而一舉改變整個世界。說教根源於一種天真的熱情,認為虛構作品就像手術刀一樣可以用來切除社會的毒瘤。

這種故事大都采用社會劇的形式,一種具有兩個限定性常規的沉重類型:指出社會弊端;戲劇化地展示療救辦法。例如,作者也許會斷定,戰爭是對人性的摧殘,而和平主義是其療救方法。由於他周身沸騰著一種急欲讓我們相信的激情,因此他筆下的好人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人,而他筆下的壞人也都是非常非常壞的人。所有對白也全都是對戰爭無益和瘋狂的“切中要害”的悲歎,認為戰爭根源就是“統治集團”的肺腑宣言。從提綱開始到最後定稿,他在銀幕上填滿了令人作嘔的畫麵,以確保每一個場景都在替他大聲疾呼:“戰爭是一種摧殘,但是可以用和平主義進行療救……戰爭是一種可以用和平主義進行療救的摧殘……戰爭是一種可以用和平主義進行療救的摧殘……”直到你自己都想端起一把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