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賀添、嚴華健等人卻在心裏將關應傑、熊慧忠的祖宗十八代都罵翻了。連帶著將郭拙誠、蔡真也罵,因為郭拙誠是出提出方案的人,蔡真這個家夥因為害怕關應傑、熊慧忠而不敢動他們的人,隻敢拿自己這邊的人下手,純粹是欺負人。
正如關應傑、熊慧忠所預計的一樣,不但那些接到調令的幹部不敢什麼,就是他們的後台——賀添、嚴華健和陳建波——也因為怕得罪三大巨頭也不敢什麼,都默認了這次調動。
郭拙誠知道自己巧妙地利用了對手的勢力,也就懶得去分析、揣摩其他人的心理了。在蔡真下調令要求相關人員到位的時候,他則吩咐葉樟立即安排辦公場所,為招商引資辦公室提供工作條件。
在人員還沒有上任開始工作的時候,郭拙誠則坐在辦公室裏抓緊時間給招商引資辦公室的四個組分配和確定任務。因為現在招商引資工作還沒有起步,這些人都沒有具體的事情做,郭拙誠安排給他們的工作自然是五花八門,以最大限度地榨取他們的勞動力和管理能力。
實際上,郭拙誠不僅僅是將他們作為招商引資辦公室來使用的,而是將他們作為一個微型門來使用,就如在三機部一樣,虞罡秋副總理戲稱郭拙誠在三機部“建立了一個的國務院”,郭拙誠利用這些骨幹在這裏建起了一個的市果這些被調來的人知道郭拙誠的想法,一定會欣喜異常,也高興地自己的祖墳冒青煙了,但現在的他們卻如喪考妣,心灰意冷地拿著調離朝指定的地方彙集,心裏把所有領導都罵了無數遍。
按照郭拙誠的規劃,招商引資辦公室包括辦公室、對外聯絡部、項目管理處、信息處等四個部門。他讓辦公室的人臨時負責國家資產的調查、全島商業環境調查;對外聯絡部則進行瓊海島投資需求調查、了解目前企業的現狀、進行產品適銷情況整理;項目管理處則進行全島主要道路調查,按郭拙誠劃定的範圍對前世高速公路、鐵路沿線情況進行調研,調查征地的困難與難題;信息處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船舶、乙烯、鋼鐵等產品的生產情況調查,了解各地對這些產品的需求。
郭拙誠之所以在船舶和乙烯這兩個支柱產品上還加上鋼鐵這個品種,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而定的,原因有三:第一,在中國人的印象中,鋼鐵是國家實力的象征,有多少鋼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明這個國家的實力有多強。這個時候國家製訂“五年計劃”時都強調鋼鐵必須達到多少萬噸,可見其重要拙誠將鋼鐵納入瓊海島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國人高興,讓大家更容易看到瓊海島取得的成績,在將來公署升格為省級時減少阻力,當然也為他的仕途升遷減少阻力。試想,一個能極大提高國家實力的地區和個人怎麼能沒有資格享受更高級別的待遇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鋼鐵的需求量肯定會以幾何倍數增加。雖然現在內地也建設了不少鋼鐵廠,但其產品依然無法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與需求有很大的缺口。而郭拙誠準備在瓊海島大肆新建大型船廠,將建設大量的萬噸、數萬噸甚至十幾萬噸的大型船舶,這些船舶都是用鋼鐵堆成的,都需要海量的鋼鐵。這麼多鋼鐵依靠內地的鋼鐵廠顯然不行,內地還不夠呢。完全依靠進口更不行,海量的采購將抬高采購價格,也會導致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卡中國的脖子。再,憑什麼讓外國人把大把的利潤賺去?雖然賣鋼鐵的利潤率遠遠於賣船的利潤率,但其利潤總額也是不啊,每年至少是數億美元的利潤,能養活數百萬人。數百萬人可是相當於一個國家的總人口的,不能就這麼放棄。
第三個原因就是交通和地理的原因了。因為瓊海島到內地的交通極其不便,在目前這種落後的交通狀況下,瓊海島可以是一個孤獨的島嶼。它與大陸隻能通過船舶聯係,如果有東西要運輸,必須先用車輛運到島嶼北部的碼頭,裝船之後運到雷-州半島,然後在那裏的碼頭上岸,再轉乘車輛通過遙遠的距離運送到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