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 職位難安排(2 / 2)

現在林總也好,彭總也好,或者是郭拙誠也好,他們手下的一個師就能跟傅-作義這個集團軍打成平手,時間越長,傅-作義的集團軍實力就越弱,紅-軍的一個師就能最後將其擊敗。

可以,讓傅-作義擔任軍級將領的話,除了有政治上的意義,不但對紅-軍的軍級將領不公平,就是對紅-軍的師級將領也不公平。

這些將領如毛潤覃、粟-裕、劉-誌丹等著名將領,雖然他們隻是副軍級或師級,但他們可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為革-命奮鬥了多年,他們對紅-軍的貢獻可是無法估量,沒有他們這些人舍身忘死地進行戰鬥,沒有他們不計報酬地努力,中國革-命能不能堅持到今都難。

傅-作義的貢獻再大也隻能是錦上添花,並不能決定中國革-命的走向,決定不了紅-軍的生死。

可將傅-作義的職位安排太低的也不好。因為傅-作義的安排可是一根標杆,是對今後其他起義將領的一種對照標準,將來有比傅-作義更高職位的,帶更多軍隊起義的,怎麼處理?要知道在中國比傅-作義職位更高的可不少,不但是軍隊還是政府。比如李-宗仁、白-崇禧、宋-子文、林-森、張-群……

郭拙誠沒有將矛盾上交,而是親自找傅-作義談了很久,推心置腹地談。談紅-軍對他個人的安排,談紅-軍對整個起義部隊的安排。

讓郭拙誠高興而欣慰的是傅-作義很高興地接受郭拙誠的建議,沒有私心的他很同意郭拙誠設身處地地為他考慮,為他作想。

傅-作義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自己起義過來是不可能擔任軍級職位了,人家辛苦了那麼多年,又不是沒有能力,憑什麼一下子把最高職位交給你?自己將來要在這邊呆一輩子,如果真的坐了一個人人眼紅的位置,還不成了眾矢之的?暫時的高興隻會換來一輩子的不安穩,也許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嫉妒的人給戕害了,到時候找一個訴苦的人都找不到。

再,他也知道自己部隊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跟紅-軍的戰鬥力不是一個檔次,紅軍真要讓他率領他的部隊去完成紅-軍軍一級的戰鬥任務,絕對會被別人看笑話,到時候肯定是損兵折將,變得灰溜溜的,還不如自己率領一支一點的、精幹一點的部隊,慢慢壯大慢慢成長,到時候與其他兄弟一較高低,憑自己的真本事在這邊立足。

征得了傅-作義的同意,郭拙誠馬上召集團以上起義將領開會,宣布各人的職位安排:所有在原來的部隊屬於軍或軍以上級別的將領一律視為軍級將領,軍以下職位均按照實際職位來確定。在確定職位後,各級將領在紅-軍這邊安排職位時均降低三級安排,即軍級將領越過軍級、副軍級、師級,降低到副師級任用;副軍級降低到團級任用;師級降低到副團級;以此類推。

對於排級軍官降低到副班級幹部,而副排級及以下幹部不再保留軍官級別,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加入普通士兵或退役。如果是普通士兵,將來享受優先提幹的權力,如果選擇退役,則保留幹部身份,建議地方政府優先安排工作。

這個決定一宣布,將領們都五味雜陳,有人高興,有人平靜,有人不滿,有人氣憤,但無論是高興的還是氣憤的都沒有做出什麼動作,最多是在臉上表現一下情緒,實在的他們還不知道紅-軍的秉性,不知道自己表現太過的話會不會被他們當刺頭給滅掉。

而且郭拙誠並沒有給他們太多的麵子,他們帶來的三萬多部隊經過甄別,主要是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甄別,留下的不到一半,其餘的都遣散了。部隊也被打散重新建立,除了在軍校進攻了正規培訓的將領可以在部隊擔任主官外,其他將領隻能擔任副主官或者參謀,隻是保留了他們的級別而已。

這樣一來很多起義的軍官更是不忿,怏怏地去新單位報到,也有一些膽子大的軍官提出退役,不在部隊幹了,願意回地方,有的甚至提出要回目前還是國民-黨軍隊占領的地方。

對於他們的要求,紅-軍一律滿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