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縣丞雖然隻有正八品,但卻是縣裏的二把手,負責協助縣令處理日常事務,權利很重。這個李繼是萬曆三十七年應府舉人,南直隸的舉人比進士還值錢,所以李繼在縣裏很得縣令信任。
李繼協助縣令主官民政,自然全縣夏糧征收也要歸他管理。李繼從五月份開始巡視全縣夏糧征收情況,其他鄉都裏都全額的完成任務,偏偏到開元鄉太平裏這裏出現問題。
太平裏的糧長正是趙和的便宜老子趙誌高,今年不知道出了什麼狀況,夏糧的錢數差了一半。梅李鎮是常熟縣有數的大鎮子,每年的賦稅占了縣裏的三成,現在梅李鎮少了一半,眼看全縣的任務完不成,作為主管賦稅的縣丞李繼怎能不著急?
明代評價一個地方官員政績好壞的標準就是賦稅與刑名,如果五年不出現大問題,地方官是可以評優提拔的。李繼今年五十有一,雖然黃土埋到半截了,但李繼也想在臨死前當一把七品正堂,畢竟人都是有最求的嗎!
事關自己的官帽子,李繼第一時間趕到了梅李鎮,不由分將太平裏糧長趙誌高抓來,一頓板子將趙誌高打個半死。
可就算打死倒黴的趙誌高也不解決問題,缺額的夏糧還沒有著落,沒辦法李繼在快班班頭楊勇的建議下,想到了趙誌高的兒子趙滿倉,也就是咱們的穿越客、主人公趙和。
趙和跟著楊勇走進大堂,楊勇跪在地上道:“回稟二公,太平裏糧長趙誌高的二子趙滿倉帶到!”
楊勇完回頭瞪了趙和一眼,示意他趕緊跪下磕頭。趙和來自平等的後世,那能無緣無故給人磕頭?但明代這可不是講法治的後世,明代是個身份社會,等級森嚴,可由不得你任性。
趙和沒辦法,隻好一麵在心中暗罵上麵這個老王八縣丞,一麵乖乖的跪在地上,學著後世電視劇中那樣道:“草民趙滿倉拜見二。。二大爺!”
趙和這句話可鬧出了大笑話,明代官場規矩很多,縣令被尊稱為縣尊、太公、老父母等等,作為二把手的縣丞被稱為左堂、少尹、二公等,三把手主簿被稱為右堂、書記、三尹、三公等。這些都是有官職的,四把手典史沒有官職,稱為不入流,他就不能稱公了,隻能被稱為四爺或者司爺、捕廉老爺等。
剩下其他什麼師爺、書辦、三班牌頭都有各自的尊稱,這是絕對不能搞錯的。可是趙和那知道這些官場彎彎道,他在後世見過不少官員,省級幹部也見過幾個,可是都稱呼某某長即可。剛才趙和聽楊勇稱呼堂上的老頭為二公,原本自己記得很清楚,但是真輪到他上陣了,一著急將二公忘了,直接叫起二大爺來。
爺這個稱呼在明代泛指年紀大的長者,縣丞李繼五十多了,比趙和的父親趙誌高都大,稱呼一聲二大爺也不算過分,但趙和這麼一叫可嚇壞了楊勇。
楊勇跳起來一腳將趙和踹個跟頭,大罵道:“趙二狗,你瘋了不成,竟然攪鬧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