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雖然隻有二十歲,但靈魂年紀足有三十五,社會閱曆十分深厚,他這種見過世麵的人,很容易通過三言兩語將這幾個人農村泥腿子的信息套了出來。
這幾個家夥都是吳官村人氏,最先和趙和話的那個子今年十八歲,也姓趙,叫趙虎。他的老子就是昨來找趙和的那個大漢趙大虎,聽和趙家還是遠方親戚。
其他四個人分別是魏三、齊狗子、張銅鎖、孫傻柱,當然這並不是他們的正式名字,農村人講究賴命好養活,所以這都是他們的名。
這五個人在加上趙二狗趙和正好六人,稱為吳官村的六害。當然這都是他們自以為是,他們隻是普通的社會混混,還沒達到危害一方的程度。
趙和看到這五個家夥胡海地的侃大山,心中竟然起了親近感,當年自己獨自一人來到南都上大學,也是與同寢的五人這般模樣,同樣的無所顧忌,同樣的對社會充滿了希望。
這種同齡人之間的感情十分真誠,給人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可是參加工作後,趙和接觸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才明白當年這種同學情誼多麼可貴,但人已經長大,想要再回到那個階段已經不可能。
想到這趙和心中感歎:他娘的,年輕真好!
趙虎的父親趙大虎是副糧長,明代糧長是永充製,也就是老子死了兒子接著幹,但副糧長卻是雇傭製。現在糧長換上了趙和,趙虎也想要接自己老子的班,繼續幹這個副糧長。
其他幾個子也差不多,魏三的老子魏永忠是太平裏知數,相當於後世的村會計,也是一個有實權的職位,齊狗子、張銅鎖的爹都是鬥級,負責管理鬥斛稱量,相當於後世稅務所的收稅員。孫傻柱是太平裏的運夫,相當於後世糧庫搬運工。
這幫家夥聽自己老子太平裏糧長這個職務由趙和代理後,馬上就在村口等著趙和,準備和自己這個大哥一同富貴。
趙虎看趙和不話,還以為他擔心稅款的事情,上前勸慰道:“二哥,您不用擔心,不就是差了稅款嗎?等您上任後,兄弟幾個幫助您將明年和後年的稅先收著,這不就結了?”
提前收取未來的稅款,在後世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探頭稅,是各級政府嚴厲禁止的。不過明代可沒有後世完善的法治,在加上明代搞的是包稅製,怎麼收完全是糧長了算,朝廷隻管今年的款項夠不夠,至於普通老百姓的死活朝廷根本不管。
趙和財稅專業畢業,當然知道什麼是包稅製,但他現在沒心情管什麼明朝稅收製度,他要準備跑路的,所以趙和耐著性子問道:“虎,你們幾個在這等我有什麼事嗎?”
趙虎聽趙和這麼問,訕笑道:“二哥,原本兄弟幾個知道二哥當了官,想要給二哥接風,但兄弟幾個手中拮據,實在沒什麼錢。。。”
趙和沒等趙虎完,從布包中拿出一錠銀子,估計足有一兩多重,交給趙虎笑道:“這個簡單,哥哥我當了官怎能讓兄弟們破費,今哥哥安排,這些銀子兄弟們拿去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