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的畢業論文從他腦海中流過,當年為了準備這個論文,趙和查了很多資料,當時這篇論文完全是為了答辯而準備,對未來的工作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所以趙和也沒投入多少精力,應付過去就完事。可是現在不同,趙和已經來到明代,如果他想將來走上領導崗位,必須要了解鹽政,因為不管是明代還是清代,鹽稅都占了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
“大哥,你與城內的鹽商熟悉嗎?”
溫元化一愣,問道:“三弟怎麼想要見這些鹽商?”
趙和哈哈一笑:“是啊,弟對他們很好奇,想要接觸一下!”
溫元化猶豫一下,為難的道:“三弟,如果是別的事情完全沒問題,但這件事嗎,哥哥不能答應你!”
溫元化這麼引起了趙和的好奇,揚州可是崇仁堂的地盤,難道在他的大本營這裏還有什麼顧及?
“大哥,你我兄弟,可是有什麼難處?”
溫元化原本不想了,但是聽趙和這麼問,溫元化隻好實話實:“兄弟,不是哥哥不辦事!隻是在這揚州城內不是哥哥一人了算,那些鹽商與鹽幫交情莫逆,如果哥哥去接觸鹽商,就會讓那幫鹽耗子起了誤會,到時候發生械鬥就不好了!所以咱們糧幫與鹽幫曆來有默契,他們不動咱們的糧食,咱們也不動他們的鹽業!”
趙和聽到鹽幫來了興趣,趕緊追問情況,溫元化的糧幫與鹽幫打了上百年,自然對他們的底細十分了解。正好現在酒菜沒有備好,溫元化也就拉著趙和在邊上一處涼亭坐下,開始為趙和講起來鹽幫的往事。
鹽幫,的透徹點就是走私食鹽的武裝集團。
鹽是生活必需品,人想要活著,每必須攝入一定量的食鹽。所以從春秋戰國開始,鹽業就是國家收稅的主要進項。
漢武帝時為了掌握全國經濟命脈,從經濟上加強封建中央集權,抗禦匈奴的軍事侵擾,打擊地方割據勢力,推行了以桑弘羊為主所製定的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及均輸、平準、統一鑄幣等一係列重大財經政策。
因為國家要在食鹽中征稅,所以價格自然直線上漲,但食鹽因為出產價格十分低廉,這期間巨大的差價,就吸引一些亡命之徒開始從事走私生意。
中國曆朝曆代對私鹽的打擊十分嚴厲,私鹽販子隻要抓到,肯定就是死刑。這樣就促使這些私鹽販子從各自經營往團夥發展,畢竟規模大了,才能對付中央的嚴打。
中國古代出名的私鹽販子很多,著名的有漢代七國之亂的吳王劉濞,當年正是他控製了兩淮鹽場,所以才有錢財與中央為擔還有比較著名的就是朱元璋的勁敵,盤踞蘇鬆一帶的軍閥頭子張士誠,他當年也是私鹽販子出身。
明代對私鹽也是秉承著打擊態度,在揚州設有兩淮巡鹽使,各省還有巡鹽道,為的就是打擊各地的私鹽販子。
不過這種東西就和後世毒品一樣,有了巨額利潤,自然就有人頂風作案,所以曆朝曆代這幫私鹽販子都是剿而不決,如同蝗蟲一樣,殺光了一批還有另外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