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呈秀這個人在明史上的記載很不好,明史的原文他卑汙狡獪、不修士行!翻譯過來就是崔呈秀這家夥卑鄙無恥、狡猾下流,根本沒有普通官員的道德底線。這份評語對崔呈秀也算中肯,但學習曆史的都知道,曆史書是勝利者所書,自然要為勝利者代言。
明史的主編是清代名臣張廷玉,但實際的主編是萬斯同,老萬的老師正是東林黨複社的主力人物黃宗羲。當年滿清占領全國後,要為前朝修史,得知黃宗羲學問很大,所以原本想請黃宗羲出來主筆。但黃宗羲以自己身體有病婉拒了,但派出了自己的得力門生萬斯同去北都編撰明史。
萬斯同出身東林,在加上當時清廷朝中漢族大臣大部分都是東林黨出身,這份明史還能饒過殉?至於殉中實際的領袖崔呈秀,更加大勢詆毀,將老崔成了一個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敗類人物。
崔呈秀是北直隸薊州人,按照後世戶籍劃分,崔呈秀是津戶口,但明代是津還是一個駐兵城,也沒有什麼985、211大學讓崔呈秀接受教育,所以家中條件一般的崔呈秀能中了進士,實在是很不容易。
崔呈秀是萬曆四十一年癸醜科三甲進士,這一年的進士中出了很多人物,狀元周延儒後來成為首輔,其他什麼巡撫總督尚書侍郎一大堆,當然還有五虎之首的崔呈秀。
和曆史上的臭名遠揚不同,當時的崔呈秀還隻是一個來自北方城的讀書人,家中沒什麼錢,朝中也沒有缺靠山。不過崔呈秀的老師還算不錯,這一年的座師正是現在的首輔方從哲。
但是當時方從哲隻是個次輔,上麵還有葉向高這尊大佛壓著他,自然當時也不敢提拔自己的人。
崔呈秀在中央觀政實習後,被分配到行人司當了一個從七品行人官,行人司是禮部屬下一個冷冷清清的衙門。
雖然是個名聲不顯的衙門,可這規定的職責卻是不少,比如遣充冊封藩國使者,奉旨慰問,征聘賢才等等,就不一一詳敘了。
當然以上這些統統可以忽略,大致總結一下,這個衙門就是個跑腿衙門,裏麵的官員稱做行人,專職在各個衙門跑腿。
運氣好點的行人還能幫皇帝跑跑腿,不定就被皇帝一眼看中,從此之後一路平步青雲,出將入相,封妻蔭子,當然這個概率就和中彩票差不多。
雖然隻是個從七品的官,可也是正兒八經通過殿試,中了進士,才能被授予的。
授予行人,就明在殿試中名次並不好,上麵也沒有大佬賞識,畢竟明朝一般的進士起步都是正七品,行人才從七品,就是升官也是給事中,禦史一類,起點就比同年低了一步,在官場這起點低一步,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才能追回來,或許永遠也追不回來也不定。
崔呈秀很不幸,萬曆四十一年中的進士,過了好幾年還是個從七品的行人,明朝的考校和考察的成績都掌握在吏部和都察院手裏,但崔呈秀一窮二白,當是的吏部都察院都在東林黨手中,老師方從哲還被葉向高壓製,所以也無人理會崔呈秀這個倒黴蛋,每年的考核也就是個中等,毫無升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