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六章 拒絕之後的沉寂等待(三更,一更到)(1 / 2)

“我真的,林先生,如果您能夠訂購0台d—18,我就有理由服我們的政府,將d—18的專利和您共享,或者給您技術授權。”帕維爾一本正經的對林鴻飛道。

一億美金,確實可以做很多事了,林鴻飛相信如果自己真的表示可以采購0台d—18,不定現在窮瘋了的烏克蘭政府還真的會好好考慮一下帕維爾的建議……當然,最後的決定如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考慮歸考慮,最終的決定歸最終的決定,這兩者實際上並沒有實質性的關係,和政府打交道,這兩點必須要記清楚。

“算了吧,”林鴻飛看上去似乎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我花一億美元買0台這種發動機幹什麼?放在倉庫裏看著嗎?如果你們肯將技術出售給我,那還有的商量。”

在林鴻飛看來,d—18維護性差、經濟性和安全性差的主要原因其實不在於設計,單就設計而言,d—18其實是一款比美係和歐係同檔次的大推力航空發動機設計的更加優秀的發動機,斯拉夫人實在是係統整合的才,就像是他們的坦克一樣,一堆三流的零部件,最終出來的產品卻有著一流的性能,d—18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還是出在材料技術不過關這一點上,同在材料學方麵發展了上百年並且沒受過什麼運動波及的美利堅和大英帝國相比,動不動就搞場運動、航空發動機工業從本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發展的蘇聯航空發動機工業,在技術積累、材料積累以及經驗積累方麵同他的師傅們還是有差距,但無論如何,這貨畢竟還是代表著八十年代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頂尖水平……林鴻飛心裏不癢癢那才真的奇怪。

“那是不可能的。”帕維爾一點也沒猶豫。

“好吧,但是帕維爾先生。關於我們在中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合作事宜,我希望你們能夠在三之內做出決定,我是真的。”林鴻飛便不由得聳聳肩,鄭重的告誡帕維爾:既然你們不願意賣d—18,那你們就撐著吧……現在的烏克蘭,還有些家底可供折騰,遠沒到三年後那種悲慘的境地,自己完全有耐心再等三年。

…………………………………………

烏克蘭方麵,沒有人將林鴻飛的話當做一回事,不管是安東諾夫設計局還是紮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亦或者是烏克蘭政府,都將林鴻飛所謂的“三時間的考慮期限”當成了林鴻飛的一種談判策略:用這種方式向烏克蘭政府施加壓力罷了,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是三就能夠搞的定的?一兩個月都是快的,一兩年實屬正常。三五年也不奇怪。

但是當第三的下午,林鴻飛的私人飛機要申請起飛的消息被民航管理局彙報過來之後……也的虧馬克列維奇之前多了個心眼。給民航管理局打了個招呼。對林鴻飛的那架飛機格外留意……烏克蘭政府才真的炸了:這是怎麼回事?這是要走人?

緊急撥通了林鴻飛飛機上的衛星電話的馬克列維奇焦急的向林鴻飛問道,“林先生,我們不是正在談判嗎?”

“我給了你們三時間讓你們做決定,現在7個時過去了,你們還沒有討論出個結果來,我的工作很忙。新工廠的建設千頭萬緒,不可能一直等著你們,”林鴻飛語氣聽不出來一點合作不成功的沮喪,“花旗銀行的貸款已經批複下來了。我需要回去與花旗銀行簽訂合同,另外,白俄羅斯方麵也對向我的公司提供重型生產設備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很多事情都等著我去做。”

聽到林鴻飛這話,馬克列維奇頓時沒話了,林鴻飛的沒錯,人家一個投資6.5億美元的項目,確實比呆在這裏和一群官僚扯皮重要的多了……要怪也怪不到林鴻飛的頭上,人家早就了給你們三時間考慮,現在你們沒考慮好關人家林鴻飛什麼事?烏克蘭政府確實沒有阻止人家林鴻飛離開的借口和理由,但就這麼放林鴻飛離開,他們更不甘心。

“林先生,現在政府那邊正在進行討論,您也知道這種事情事關重大,涉及到多方麵的利益……”

馬克列維奇道,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挽回一下,但沒等他把話完,林鴻飛就無所謂的擺擺手,“部長先生,我要明一下,我們公司手中已經有了一款渦輪軸發動機和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你們打算用來和我們合作開發一個係列的中推力的渦輪風扇發動機,這個我們公司自然歡迎,紮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多年的航空發動機設計和製造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