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五章 有可為(三更,三更到)(1 / 2)

掛上了電話,林鴻飛心情大好。

航空係統終於心翼翼的邁出了第一步。

雖然馬老他們現在隻是拿出了方案,甚至在實際的動手過程中,這個方案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再進行修改,距離最終能夠定型生產還有相當長的時間,但這已經讓林鴻飛很滿意了,通過這一點,林鴻飛清晰的看到了一點:他們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這就夠了。

盡管這條路還很漫長,並且同所有的航空製造公司一樣,自己也極有可能麵臨長達十年乃至於0年的虧損,但林大老板自認,這份錢自己還虧得起。

心情大好的林大老板,在實驗室裏轉了幾圈之後,一顆心委實靜不下來,沒有繼續做實驗和設計的心情,左右想想,罷了,既然暫時靜不下來,那就索性去試車場看看吧。

萬山特車的總設計師兼總工程師吳榮澤已經來了,作為共和國整體式重型軍用輪式越野運輸平台當之無愧的第一人,D—10/0的仿製以及進展工作離不開他,林鴻飛很想知道,吳榮澤是否能夠擔得起這份重擔來。

…………………………………………

林鴻飛抵達專門用於越野類車型的測試場地的時候,一大群人正站在那裏對掀起陣陣狼煙的兩輛測試車指指點點,興奮不已的樣子。

看到林鴻飛到來,大家迅速圍攏上來,嘰嘰喳喳、七嘴八舌的著自己對這兩輛車的各種見解。

人多嘴雜,這麼多人同時話,林鴻飛可是一句話都聽不清了,不由得將雙手往下壓了壓。事實證明,林鴻飛的威信不錯,看到林鴻飛的這個動作,大家的反應很快。立刻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舉動有些過分了,紛紛停下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林總自己本身就是國內頂尖的內燃機以及乘用車設計師,技術人員出身,和自己這些人是有共同話題的,對於林總的這個動作,誰都沒有生氣和不滿,反而俱皆是一臉期待的等著林鴻飛開口。

“大家這兩來對這車也有一些了解了吧?有什麼感想?”

“不可思議!”

“奇思妙想!”

“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大家七嘴八舌的道。但意思卻是一樣的,誰都沒有想到,原來越野運輸車竟然還可以設計成這個樣子,尤其是那個獨特的液壓鉸接式結構,更是這種技術的核心:鉸接體的主動扭轉仰俯,配合長達16米的車身。可以幫助整輛車實現比坦克還要強大的越野性能。之前大家都在為如何提高車子的越野性能而發愁,卻沒有想到,竟然還有這麼簡單的辦法。

“老板,既然有D—10和D—0,中間是不是還有個D—0?”萬山特車的總設計師兼總工程師吳榮澤奮力的擠到林鴻飛的跟前,從萬山特車緊急趕過來的的吳榮澤,一邊兩眼放光的望著在測試場地飛奔的那兩輛D—10P和D—0P。一邊求知若渴的向林鴻飛問道:他從來沒想到,貨運車還能用這種方法來設計,竟然用橡膠履帶!承重輪居然也不是大家心中理所當然認為的鋼製或者合金承重輪,而是橡膠輪胎!

出人意料,但效果也是出人意料的好,他心中不得不為維特茲的同行們的奇思妙想而神折不已:果然是是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萬山特車的那些特種車輛,有些也可以借鑒一下這種設計理念吧?

還有一輛D—0P。自然是放在了一邊,但卻並沒有發動,東西本來就不多,當“標本”的,自然不能浪費。

“沒錯,卻是還有個D—0,”林鴻飛點頭道。“載重0噸的,同樣具有全地形通過能力和兩棲行動能力……”

“那您怎麼不一起弄回來?”不等林鴻飛完,劉誌東和吳榮澤就齊齊的開口責備。

搞技術的嘛,總還是有點“書生意氣”。和做行政的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林鴻飛自己也是搞技術的,自然不會因此而生氣,也不在意,兩手一攤,道,“我也想啊,不過咱們在俄羅斯的朋友都沒有辦法搞到手,我怎麼辦?你們不會以為這玩意兒就跟菜地裏的大白菜是的,一大堆擺在那裏,等著我們挑揀吧?”

劉誌東和吳榮澤就不好意思的搖頭:這個問題自己倒是忽略了,聽林總,D—10和D—0係列履帶式全地形兩棲運輸車是前蘇聯政府高度管控的全地形車輛,哪怕是到現在,整個俄羅斯政府也沒有出口過一輛,老板能夠搞到這三輛,還不知道費了多大的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