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行,人家霍爾格先生自己賺的錢,還不是想怎麼花就怎麼花?”聽林鴻飛如此,首相也笑了,“不過具體怎麼操作,林你總要和霍爾格先生好。”
“是。”林鴻飛連忙點頭,這才轉頭對諸位專家們到,“設計一款飛機,既然必要的時候要用在航母上,那就首先要確定這飛機的尺寸:總不能沒法放到機庫裏麵去,這就鬧了大笑話了。考慮到在航母上使用要盡可能的節省空間,機翼必須要可折疊,當然,我們設計的這款直升機的基本型是否采用機翼這個問題我們再討論……”
但是林鴻飛的話還沒有完,就被郭景山給急匆匆的打斷了,“各位首長、領導,同事們,林鴻飛同誌,不好意思,我冒昧的提個建議:我的建議是,從一開始我們就在這款飛機的基礎上發展出兩個型號:和eh101、米—6一樣的擁有傳統單旋翼直升機一樣外形的普通型和擁有機翼和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的特殊型,我們可以稱之為a型和b型,若是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案,a型和b型之間最少有90%以上的部件可以通用,各兵種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需要選擇a型或者b型,至於航母艦載型,可以直接在b型的基礎上進行改動。”
“郭景山同時的這話有道理,”首相沉吟了一下,點點頭,在紙上寫了些東西,抬頭向林鴻飛問道,“若是同時發展兩個型號,可以實現90%的零部件通用?”
“這個,我不是專家,不敢的這麼肯定……”林鴻飛猶豫了一下。苦笑道,“但在我看來,最起碼80%的零部件通用應該不是問題。”
“那就這麼定了吧,同時發展兩個型號,一個基本型,一個有機翼和矢量推力涵道推進螺旋槳的。”首相大人當即拍了板,“你繼續剛才的話題。”
“是,剛才到飛機的尺寸問題,我的建議是,在設計的一開始。我們可以考慮到以後載重的升級問題,盡量為飛機設計一個足夠大的客艙,現在隻能載重10噸甚至是8噸、6噸,但當以後我們的發動機跟得上了,我們可以在不用對貨倉進行任何改動的情況下輕易將載重量提升到1噸乃至15噸……我個人認為最大載重15噸就可以了。當然,若是大家認為米—6的那種0噸更符合需求。也可以考慮。”
這一次。林鴻飛的話完之後,帶來的更多的是沉默。
林鴻飛的話當然很有道理,在一開始我們就確定一個載重上限,根據這個上限確定貨倉尺寸,現在我們的水平達不到沒關係,可以少載一些。但將來我們的發動機水平上去了,立刻就可以在不用對貨倉進行任何改動的情況下提高載重性能,這確實很有誘惑力,但現在需要確定的是。這飛機的最大載重是多少合適?雖然大家也都認為林鴻飛的15噸很合理,但若是軍方堅持認為0噸更合適,那也隻能搞0噸的,歸根到底,在共和國,任何一種飛行器在設計之初,首先就是要滿足軍方的使用要求,或者將來這種情況會改變,但到現在為止,情況還是這樣的。
“最大載重是1噸、15噸還是0噸,這個問題讓軍隊的同誌來考慮,具體是個什麼情況,我們也要考慮經濟性和效費比,這個可以慢慢討論,不過有個大機艙總是好事,以後改裝和改進的空間也大,”關鍵時刻,當今開口了,也算是為剛才的一點問題做了決定, “現在林同誌你繼續往下。”
“是,”林鴻飛應了聲,道,“接下來就是發動機和整個飛機的氣動結構問題,在這方麵我們有個很好的參考對象:美國海軍h—5e‘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這個直升機使用了三台10分鍾應急最大功率70千瓦的發動機才能夠實現最大15噸的載重量,以我們國家現在的航空發動機工業水平,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研製出這麼大功率的渦輪軸發動機……”
“沒有這麼大功率的發動機,那這個計劃不就成了空中樓閣?”林鴻飛的這句話,立刻讓萬姓局常委抓住了機會,他冷笑了一聲望著林鴻飛,“林同誌,你這個計劃似乎有些欠考慮啊。”
“是,首長批評的是,”不管心中對萬姓局常委的話多麼的不以為然,但既然對方是局常委,這貨對自己提出了批評,不管這批評是對的還是錯的,自己都要老老實實的接受,沒辦法,這就是官場,“這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所以我的想法是將整個計劃分解成三步,逐步實現最大載重1噸到15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