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九章 隻要活著,就有希望(1 / 2)

起來悲哀,共和國迄今也沒有完全掌握最大起飛重量在100噸以上的大飛機,運8的最大起飛重量是61噸,轟6的最大起飛重量要略搞一點,為75.8噸,曾經我們一度距離100噸級別的大飛機隻有半步之遙,隻要稍稍努努力就可以跨過去,但因為各方麵的原因,這半步還是沒有跨過去,但到了安東諾夫設計局這裏,100噸級的飛機竟然隻能算是“飛機”,這怎能不讓人心中唏噓?

但也毫無疑問的,卡其哈諾夫的話給了不少人巨大的震撼:沒錯,如果安東諾夫設計局再不想辦法培養人才,或許用不了幾年,曾經是“世界超重型航空器設計之王”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就隻能玩玩“飛機”了!

這絕對不行!

在重型飛機設計領域的獨到賦是安東諾夫設計局最引以為傲的地方,若當真沒有機會那倒也罷了,但若是有機會,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這項看家本領絕對不能丟!

“林鴻飛的意思,是所有的研發費用都由他們負責,是吧?”總設計師、同時也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最高負責人巴布拉耶夫向卡其哈諾夫問道。

“是的,林鴻飛親口向我承諾,所有的研發資金、研發設備都由他們提供,我們隻提供研究人員。”卡其哈諾夫點點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巴布拉耶夫的眼睛挨個從會議室內的每一個人的臉上掃過去,“老實,少的可憐、幾近於無的研發經費、似乎每都要空出來一些的辦公室……我受夠了現在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日子,我似乎正眼睜睜的看著我們的安東諾夫設計局被人一刀又一刀的放血,血流了滿地,但對於這一切我卻無能為力,因為我沒有辦法向安東諾夫設計局提供足夠的研發資金。”

“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很擔心10年後的安東諾夫設計局還能夠剩下些什麼,也許就隻剩下我們這些老頭子和一塊破破爛爛的工廠?不!這不是我想要的,相信也不是在場的諸位想要的,偉大的蘇維埃倒下了,但我不希望同樣偉大的安東諾夫設計局也倒下,就這樣!”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痛苦,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扭曲和掙紮:作為帶領安東諾夫設計局從蘇維埃時代走到烏克蘭時代的一群人,作為歐美各大航空企業拚命揮動鋤頭也無動於衷的一群人,他們對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愛毋庸置疑,就像是巴布拉耶夫的那樣,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希望安東諾夫設計局倒下。

但是,一家企業想要下去,僅僅靠政府的那點兒財政撥款是不行的,那甚至連讓大家吃個半飽都不夠的錢夠做什麼的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外承攬些活兒,而現在,林鴻飛遞過來的這根橄欖枝,足以保證安東諾夫設計局最起碼有了活下去的機會……隻要活著,就一切都有可能,再沒有人比曾經在數百年的時間給給人當奴隸的大毛子們更加清楚這一點了。

“既然這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一個機會,我認為就應該抓住。”第一副總設計師維克多開口了。

“沒錯,安—70的項目進展斷斷續續、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經濟發展狀況,整個項目還不一定拖到什麼時候,不能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安—70上,安—140和安—148都受到了影響,我覺得和中國人合作是個不錯的主意,最起碼林鴻飛那個混蛋很有錢。”第二副總設計師也表示讚同。

“我也讚同……”

單位裏的頭頭腦腦們都表示沒有意見,氣氛一下子熱烈了起來,但下一刻,卡其哈諾夫的一句話就讓會議室裏的氣氛瞬間陷入了死寂……

“但是……美國人和歐洲人那邊……”

剛剛熱烈起來的會議室裏頓時安靜無比,安靜的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能夠聽見:美國人和歐洲人……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從蘇聯解體到現在,當年“單純”的人們已經認清了當初美國人宣揚的所謂“自由和民主”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根本不是要給蘇聯人民帶來什麼自由和民主,而是為了搞垮蘇聯,回想蘇聯時代的生活和尊嚴,再看看現在,自己這些人,現在活得有尊嚴嗎?

但是,一個讓無數人痛苦不已的現實就是,盡管大家已經識破了美國人和歐洲人的陰謀,可卻再也回不去了,不但再也回不去,美國人和歐洲人已經在烏克蘭扶持了相當多的代理人,現在的烏克蘭,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人鼻息,很痛苦是不是?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這是烏克蘭人自己做的孽,是全體蘇聯人自己做的孽,在這件事上,安東諾夫設計局想要保住自己在重型航空器領域的傳承,這是一個根本無法回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