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模型機”的問世,讓共和國向著具有現代化空中預警和指揮能力方麵又邁進了一大步!
也是在這個時候,又一個喜訊傳來。
為了驗證超高速重型直升機項目而進行的、通過在直—9直升機上加裝前掠角固定翼和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的直—9驗證機終於成功首飛。
直—9的研製難度比想象當中的還要難的多,和直—9相比,直—9在具備了固定翼飛行器和旋翼飛行器雙重特點的同時,也同時具備了固定翼飛行器和旋翼飛行器兩者都有的設計難度,共和國在旋翼飛行器氣動設計以及理論方麵一直都是弱項,現在在旋翼飛行器上加裝這麼兩套玩意兒,連帶著難度也是成倍的提升,原本預計在96年年初就能夠試飛的直—9項目,竟然一直到了97年年中才得以首飛。
…………………………………………
海軍的同誌尤為激動,知道直—9是共和國未來的航母艦載預警機和艦載空中加油機做技術研究的他們在知道直—9首飛的第一時間就趕來了冰城飛機製造廠。
“林老弟,謝謝你,謝謝你,你們可幫了我們的大忙了。”專門趕來冰城的海航部隊司令員王緒將軍上前緊緊握住林鴻飛的手,一疊聲沒口子的道。
雖然空軍部隊有的飛機海航部隊基本上都有,但這並不意味著海航部隊對於專用艦載機沒有需求,正好相反,在已經知道國家在未來必然要發展航母作為我國海軍艦隊核心的必然前提下,航母艦載機、艦載預警機以及其他相關輔助艦載機種就成了海軍以及海航們整日裏琢磨的問題,對某些特殊機種的需求甚至比空軍還要高得多、多的多。這其中,又以航母艦載預警機以及航母艦載空中加油機的技術難度為最!
航母艦載戰鬥機還好,共和國正在秘密謀求從烏克蘭獲得俄羅斯現役主力重型艦載戰鬥機su—的原型機—10,以二毛家窮的恨不得連內褲都當掉的性子,所有人都對得到—10原型機充滿了信心,得到—10隻是時間問題,但航母艦載預警機就真的太是問題了,毛熊們一直到蘇聯解體都沒有解決固定翼預警機上艦的問題,不得已,不得不使用直升機來作為載機。
至於艦載的空中加油機?嗯。對於海外軍事基地遍布全球的美國和前蘇聯來,他們並不需要這東西,但問題在於共和國沒有這東西啊,如此一來,艦載空中加油機這種可有可無的東西對於共和國海軍來就變的異常需要了。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根本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的時候。林鴻飛忽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將固定翼飛機和旋翼飛機結合起來的、可以從航母上起飛的高速飛機概念,這讓海軍方麵頓時欣喜若狂。
更讓海軍方麵欣喜若狂的是。林鴻飛的這個方案經過論證還確實是可行的。而當今這種飛機真真切切的出現在海軍領導們眼前的時候,將軍們已經激動的幾乎要喜極而泣了。
“將軍,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林鴻飛很理解王將軍為什麼這麼激動,因為他也感同身受,“隻有我們國家的軍隊強大了。拳頭足夠硬,我們才能夠不被人欺負……隻要我們的軍隊盡快強大起來,以後美國人就不敢在我們的北郡100和北郡00上指手畫腳了。”
最近這大半年來美國人和法國人對中航工業第二集團的北郡100以及北郡00飛機指手畫腳的事情王緒將軍自然知道,為此還狠狠的摔了幾個杯子。大罵美國人和法國人無恥,現在聽林鴻飛如此,頓時連連點頭,對林鴻飛的話深有感觸,“的是,隻有咱們盡快強大起來,才能夠保證不被別人欺負……”
到這,王緒將軍深深的看了林鴻飛一眼,“林,起來,最應該感謝的還是你,如果不是你們在前蘇聯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努力,咱們國家的軍工也不可能發展的這麼快。”
“不這個了,這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功勞,”林鴻飛笑了笑,“我們還是趕緊看看咱們的寶貝吧。”
“對對,趕緊先看看咱們的寶貝!”王緒將軍連連點頭道。
………………
呈現在海航一眾高級將領們眼前的是一架他們已經很熟悉了的、暫時被塗裝成軍綠色的直—9型直升機,但和我國海軍軍艦上使用的艦載型直—9直升機不同的是,這架暫時被命名為直—9的直升機有一對長長的機翼,後麵的涵道式尾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所謂“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
“郭總師,這翼展……大概有14米了吧?看起來似乎還是前掠翼?技術夠成熟嗎?”旁邊負責裝備開發的鄭少將看了看直—9,驚訝的向林鴻飛旁邊的直—9總設計師、同時也是直—9驗證機項目的負責人郭景山問道,語氣中略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