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081級多功能兩棲攻擊艦的第五次海麵測試了,和前4次海麵測試略有不同的是,這次的海麵測試的時候,飛行甲板上多了兩個大家夥:已經完成了陸地測試的直—1陸軍性重型直升機以及直—1海軍型重型直升機。
哪怕有了從紮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引進的米—6重型運輸機的動力係統:最大起飛功率高達8500千瓦的d—16以及主減速器,解決了最重要的動力問題,直—1和直—1的研製難度依舊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一直到年初才算是完成首飛,在經過半年的連續測試之後,今,終於可以借著081級進行第五次海麵測試的機會同時對直—1和直—1進行測試:某種程度上而言,直—1項目根本就是為了解決海軍航母預警的需要而立項的項目。
作為並行工程,直—1和直—1是同時進行的,兩架直升機上麵不但發動機通用、機身通用、儀表和顯示係統通用,就連航電係統有80%也是通用的,通用率高達90%以上,此刻直—1的8片主旋翼如同螃蟹一般張牙舞爪的伸展著。
作為為陸軍裝備的類型,直—1並不需要將旋翼進行折疊,但旁邊的直—1就不同了,不僅8度前掠角的前掠翼折疊、主旋翼向後歸攏,甚至連尾部的那個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都耷拉著,一副沒吃飽飯有氣無力的樣子。
“就是最大功率還是了點,咱們的工業基礎還是薄弱了些啊,”和林鴻飛一起來到081上進行測試的直—1項目的總設計師栗再簡先生,望著眼前的這兩個龐然大物,遺憾之色溢於言表。“老毛子幾十年前就能造出8500千瓦的d—16,咱們現在仿製,也隻能仿製出一個600千瓦的。”
“600千瓦也不錯了,咱們一台發動機就頂美國人的h—5e兩台發動機,您老人家還想啥?”林鴻飛笑著安慰老爺子,“不管是直—1的1噸載重還是直—1的.5噸載重都足以滿足軍方的使用要求,貪大求全也未必見得就是一件好事。”
作為共和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1是世界起飛重量第三大的重型直升機,最大載重1噸的性能僅次於米—6的0噸以及h—5e“超級種≈馬”的14.5噸,但直—1卻是一個很逆的寸在。加裝了折疊式前掠翼的直—1以滑跑起飛的方式進行起飛時,最大起飛重量能夠達到驚人的.5噸,甚至比我國運—8運輸機的運輸能力還要強大。
栗再簡老爺子就連連點頭,看似謙虛實則驕傲的點頭,“的倒也是。性能這個東西就沒有個盡頭,適合現在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話的功夫。老爺子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停在甲板上的直—1和直—1的身上。眼神頓時變的無比溫柔,那目光,就像是看著自己的寶貝孫孫。
“林總,這飛機能裝一個多大的盤子?”林鴻飛和栗再簡老先生聊的開心的時候,陪同而來的海航副司令梁宗仁不知道什麼時候從飛機上走了下來,滿懷期待卻又心翼翼的向林鴻飛問道。
陸軍用的直—1也就罷了。海軍方麵對給自己用的直—1的重視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為了配合自己的測試,不但給這艘正在測試、到現在還沒有正式給出名字的081艦的臨時艦長下令必須權利配合中航工業第二集團的測試,更是由海航司令部梁宗仁副司令親自坐鎮081艦。全麵協調直—1的測試事宜,此刻剛剛從直—1上下來的梁宗仁將軍一臉的心滿意足,對直—1內部的空間滿意到了極點。
張牙舞爪的直—1就不了,這個為陸軍設計的重型直升機基本上不用考慮擺放空間的問題,但為海軍設計的直—1就不行,考慮到航母上那狹的空間,尺寸必須做出嚴格限製,直—1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在保證了艙內尺寸14米*.米*.1米的同時,在機翼、旋翼折疊之後,飛機的最大外部尺寸隻有17.8米*4.9米*4.8米,之所以有這麼精幹的尺寸,還要多虧了獨特的動力係統設計:後部采用兩台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推進的直—1並需要普通直升機那樣長長地尾梁,自然也就節省了大量的機身長度。
剛剛在直—1上視察的時候梁宗仁將軍親自問了陪同的中航工業第二集團的工程師以及081艦的副艦長,終於確定不管是現在的081還是正在改裝的瓦良格號,將折疊後處於最尺寸的直—1裝進機艙都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這已經是幾來他第n次這麼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