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九章 從弱小到強大amp;從強大到衰退(二更,一更到)(1 / 2)

“發動機熱車,起飛前分鍾時間準備。”

“海麵風速8節,甲板相對風速8節……”

機艙內響起的各項起飛數據的預告聲不停的響起,伴隨著由指揮中心傳來的各項數據,機艙內的各位測試人員全都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盯著自己麵前的數據顯示屏幕,唯恐漏過了任何一個細節。

直—1和直—1對於共和國的軍隊建設至關重要,任何人都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熱車完畢,係統檢查完畢,各項係統正常,燃油正常,發動機正常,0請求起飛。”

“0,可以起飛,各單位注意,0即將起飛。”

“0收到,起飛前最後0秒準備。”

此刻,若是站在081級多功能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看,就可以看到一個壯觀的場麵,直—1巨大的旋翼掀起的巨大氣流甚至在局部上擾動了海麵氣流的變化,甲板上各種不同服色的工作組成員們一個個被吹的衣衫獵獵,隻能依靠手中所持的信號棒和各種手勢來向代號0的直—1發出各項指令,終於,當甲板上兩名身著黃色背心、頭戴黃色頭盔的指揮人員作出一個標準的“下蹲側屈腿,食指和中指指向飛機起飛方向,其餘手指握拳,臉背對起飛方向”的動作的時候,機輪前麵的機械擋塊迅速落下。

兩台各6500千瓦的自由式渦輪軸發動機全速旋轉之下,帶動著巨大的旋翼以及兩台尾部的矢量推力涵道式螺旋槳發出巨大的向後推力,整架飛機如同被人“踢了一腳”一般猛地竄了出去,隻飛行了不到100米,才剛剛到滑躍式甲板高高翹起的滑躍段中段。飛機就已經空空而起。

起飛成功!在甲板上的戰士們望著騰空而起的直—1,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作為共和國事實上的第一代航母水兵,他們比誰都清楚這架順利起飛的直—1對於共和國海軍、對於共和國國防的巨大意義!

坐在機艙內的林鴻飛則是另外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你在往前走的時候。還有一個力拽著你往上走,仿佛淩波微步一般,走了沒幾步就“飄”了起來……這是頭頂上那個巨大的、采用全新設計的八片式主旋翼在起作用。直—1就是靠著頂部主旋翼提供的巨大升力才能夠實現如此短距離的起飛的。

……………………

等飛機主旋翼、後部的兩台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以及巨大的前掠翼共同發揮作用的時候,直—1很快就飛到了500米的中低空,按照操作規範,直—1已經可以在這個高度將分配給頭頂主旋翼的動力逐漸向後部的兩台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轉移了。

機艙內的兩名駕駛員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感受著頭頂上穿來的噪音逐漸減,林鴻飛通過耳機向梁宗仁問道,“將軍,感覺怎麼樣?”

“好!好極了!”梁宗仁毫不吝嗇的向林鴻飛豎起了大拇指,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意,“這是最好的!”

林鴻飛就微微一笑。

和同類重型直升機相比。直—1在直升機領域那世界第一的載重能力、世界第一的飛行速度以及世界第一的航程,都讓歐美以及俄羅斯等諸國的直升機相形見絀。

事實上,自從直—9亮相以後,國際軍事裝備界對於直—9和直—1這類“詭異”的直升機到底應該算是直升機還是應該算固定翼飛機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但是毫無疑問,所有人都認為直—9和直—1的出現為大家研製更高飛行速度的旋翼飛行器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

顯然,中國人的實踐已經證明了他們選擇的這條路確實是對的。雖然前期還有諸多懷疑的聲音,但現在,懷疑的聲音已經盡去,在大家感慨著中國人先行一步的同時,又不由得感慨中國人這次做了一筆好生意:在前期的海量投資之後,現在是他們開始收獲成功果實的時候了……法國人是第一個急不可耐的找上來的,法國一直和中國有著頗多軍事交易,甚至我們的直—9直升機就是全麵引進的法國人的技術,可是現在,法國人甚至已經開始在謀求引進直—9的正式裝備類型:直—9Y的相關技術了。

…………………………………………

在距離081級大型多功能兩棲攻擊艦約0海裏的地方。一艘“佩裏”級導彈護衛艦正以巡航速度不停的兜著圈子。

他們當然不是有什麼東西掉了在找,而是正在追蹤空中的那架直—1,“佩裏”級導彈護衛艦是美軍航母編隊當中最個頭的軍艦了,而且是一型側重於反潛作戰的導彈護衛艦,但即便是如此。“佩裏”級導彈護衛艦仍然有著相當不弱的對空搜索和攻擊能力,AN/SPS—49(V)長程對空搜索警戒雷達配合艦上搭載的標準"S--M"-1R防空導彈使用,對於世界上的絕大多數飛行器都有著巨大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