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麻煩來了(1 / 2)

胰子大火出乎梁尚君的意料,他有些後悔當初沒有接受宋傑的好意,不過此時再提出參股之事他有些拿不下臉來,好在宋傑十分懂事,次月就親自送上一千貫錢的孝敬,說是感謝小師娘幫著宣傳,而且這錢每月都有。

梁尚君越來越覺得宋傑這小子會做人,心中想著還是得找機會提拔提拔才是。

宋傑心中倒沒想過提拔,隻是覺得既然找了保護傘,該有的禮數不能少,不能讓人在這方麵挑毛病,他信奉有錢大家賺的信條。

馬上要收春小麥,生產胰子的人手變得緊張,而且隻要送到宋記布莊的胰子第二天就會被搶購一空,讓宋傑根本來不及生產,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宋傑便打起顏神城中居民的主意。

顏神城是淄川重鎮,也是人口最多的鎮,其中居住在顏神城中的就有近千戶,大部分是自耕農和小地主,手工業者和商人有二百餘戶。

宋傑先是以招工的形式,雇傭了鎮上丁口二百多人,接著便把上遊產品如草木灰和油脂都交給城裏的商戶和手工業者去做,讓他們也能從中賺取一些利潤。

春耕結束後,在宋家的工坊中勞作的最高達到近七百人,其中琉璃坊和胰子作坊都有三百多人,釀酒有百餘人,鐵匠坊七八十人,剩下的是織布的婦女。

即便是這樣,趙廉還是在抱怨胰子不夠,這引起了宋傑的懷疑,淄川城有十五萬人口,三萬多戶,每天肥皂的產量有一千五百塊,而且全部都送去了城中售賣,這樣就賣出了四萬多塊肥皂,平均每戶每月都能分到一塊,怎麼還會出現被搶購一空的情況呢?

宋傑稍稍一動腦筋便明白了,這應該是有人大量收購做二道販子。

有了上次的鄒家兄弟的教訓,宋傑對產品的技術保密作為宋家最重要的事情來看,無論是玻璃、釀酒還是肥皂、火槍,特別是火藥的生產,全部采用流水生產方式,把每個產品的生產步驟分拆,關鍵步驟隻能由宋家自己人來完成,雖然這樣會降低一些效率,但安全。

即便如此宋傑還是覺得人手不夠用,特別是技術人才,隻有譚木匠和孫喜勉強能算,剩下那些人像李元,朱來,虎子,彪子這些心腹之人都喜歡舞刀弄槍,沒一個對生產感興趣,著實讓宋傑有些頭疼,卻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肥皂的生產是交給宋家兄弟負責,兩人還有些不願意,宋傑隻能拉下臉來告訴他們,這是宋家的一大財源,要是再出鄒家兄弟的事情怎麼辦,才讓宋二狗和宋三毛捏著鼻子接下。

誰知道胰子生產變成宋家最辛苦的活計,兩百多人日夜不停的趕工,居然都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等宋傑派人調查後才知道,淄川城已經有三家專門做宋家胰子倒手生意的商戶,他們每日都會派人來宋家買貨,一般是都是幾十上百塊的買,後來趙廉推出限購的法子,還是不管用,他們總能找到不少人來排隊購買,再說宋記布莊負責賣胰子的就雇傭了兩個夥計,哪裏記得清楚誰買過誰沒買過。

更讓宋傑鬱悶的是,這些胰子轉手在其他縣城就被賣到兩百甚至兩百多文的高價,就是在淄川城一般百姓要去二道販子那裏購買,也是這個價。

敢情二道販子賺得比自己還多!這種情況對於山寨商簡直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為此宋傑跑了一趟淄川城,跟趙廉商量一陣,趙廉的意思簡單粗暴,就是請刺史梁尚君介入,頒布一條不準囤積的命令便可,這些多賺的錢還不如用來打點。

但宋傑骨子裏的商業思維否定了這種做法,雖然後世很多商業行為都離不開政府的官製,卻有個限度,很少有行政命令式針對某一個無關國計民生的產品,就如同現在的肥皂,有和沒有都不至於影響到百姓的生活和生存,隻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挑戰,犯不著動用官府的力量。

宋傑決定商業上的事情還是用商業手段來決絕,辦法也很簡單,就是提價,把原來賣一百文一塊的肥皂直接賣兩百文,同時推出了幾種用來沐浴用的花瓣胰子,正好現在趕上春季,各種花瓣都用來加入肥皂中,蒸餾花瓣提取香精的技術,早在唐代就有了,宋傑都省去了研發投入的精力。

還有硫磺香皂,這可是治療皮膚病的必備。

果然沒過多久,以前每日都被搶購一空的胰子,現在都有剩餘,而且營業額幾乎翻了快一倍,賣胰子的收入也遠遠高於布匹的收益不少。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很快就有人來找宋記的麻煩,而且來頭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