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取淄州(1 / 2)

齊民,固安,長堡,落水壩四個猛安軍寨,分別位於鄒平、長山和高平縣境內,離顏神城最遠的長堡在淄州的西北角,與濟南府和棣州交界,緊挨著淄州北部重鎮齊東鎮,此處無論從軍事角度還是商業角度都極為重要。

因此長堡便成為宋家軍最先要奪下的軍寨。

長堡猛安烏林答克是女真人,是淄州五個猛安中勢力最大的,名下有六千民戶,兵同戶數,烏林答氏是女真八大部落之一,其家族多有在各地為官之人,皇帝的後妃裏也常有姓烏林答的。

根據梁尚君提供的關於這個烏林答克的資料顯示,此人年紀三十歲,不同於速也達,他不太接受漢人文化,把漢人當成奴隸一樣看待,其手裏的六千兵士還有一戰之力,據說還有一千騎兵。

此番趙家軍攻打益都,宋傑自立為郡公後,長堡還有調兵之舉,似乎有出兵之意,看來戰鬥意誌還蠻強烈,不過葛輝獻出淄川城後,他又退回了長堡寨中。

宋傑與晁克己、葛輝等人商議後,決定派出三千老兵直撲長堡寨,迅速拿下再說,另派出兩千人在離其最近的齊民,固安兩寨附近戒備,防備他們出兵支援。

宋家軍接受各縣請降後,為了穩定地方,宋傑聽從梁尚君的建議暫時保留了鄒平、長山、高苑三縣中的官員和守軍,並送去一些錢糧作為賞賜,同時還運去不少宋家所產之物發給各縣官員和守軍,以安撫諸人。

最重要的是宋傑直接把各縣守軍的俸祿提高了一倍,普通士兵能拿到六貫錢,雖然低於宋家軍,但對絕大部分士兵來說,多出來的一倍俸祿然他們打消了逃跑的打算,。

這樣宋傑每月便要多支付近五萬貫的軍餉,也讓宋傑的錢包壓力陡增,打劫來的那些銀錢基所剩不多了。

因此迅速拿下四個軍寨,再整編軍隊便成了宋傑當下最緊要之事。

帶兵進攻長堡的是李元,對於攻城他比較有經驗,上次進攻安民寨李元率領的敢死隊居首功,這次李元打算如法炮製。

朱來帶兩千人策應,駐軍在孫家嶺鎮。

過長山縣城往北走三十裏便到孫家嶺鎮,此去往西北五十裏是長堡寨,往東便是齊民寨,東南麵是固安寨,所以李元與朱來在此分兵。

過了孫家嶺鎮後,李元帶人一路急行軍,三十裏的路程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由於是打屯田軍,李元完全沒有隱藏的必要,離長堡還有兩裏多時,便停了下來,長堡的屯田軍已經排好了陣仗,通過軍寨的望樓他們早就看到了宋家軍。

排在軍寨外的是騎兵,人數在兩千人左右,有一半身著重甲,就連馬兒也身披鎧甲,這便是名震天下的鐵浮屠。

李元見這個陣勢也是一驚,畢竟重甲騎兵是金朝最為精銳的部隊,沒想到長堡的烏林答克手裏居然有一千人。

不敢大意的李元也立馬讓宋家軍排開兵陣,兩千火槍手立馬裝填好彈藥,當宋家軍還未完全到位時,對麵的兩千騎兵先動了起來。

一千人是輕騎兵,大多手持弓箭,率先而至,當還有百步左右時,千人騎兵的箭雨便射了出來,看起來也頗為壯觀,宋家軍中開始有人中箭倒地。

此時李元沒有下令還擊,而是把目光死死的盯在輕騎兵身後的重騎兵上,他們手持一丈長的鐵槍,開始慢慢啟動。

重騎兵是步兵的噩夢,加速而來的重騎兵手中的長矛可以刺穿任何盾牌的防禦,甚至能如同串燒一般,連串數人,宋家軍身上的板甲對拋射的弓箭有用,在重騎兵的長槍下如同紙糊一般。

輕騎兵的箭雨再次射出,離宋家軍的距離隻有七八十步了,此時李元還未下令攻擊。

此時中箭的宋家軍士兵越來越多,大多是手腳,有個別是麵部中箭。

“準備,三段擊,目標,重騎兵,發射!”沒有理會輕騎兵的箭雨,當重騎兵進入一百步,線膛槍的有效射程後,李元終於下令。

一時間,槍聲大作,對方的馬兒似乎沒有受到手炮和火槍的影響,繼續有序的衝了過來。

不過很快,重騎兵便淹沒在硝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