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郡公府先是宣布了糧食管控法令,每人每日供應糧食不超過一鬥,然後發行了超過一百五十萬石的糧票,所有郡公府治下之民必須使用糧票才能兌換糧食。
新募的兩萬益都城防軍簡單的裝備刀盾後,訓練不足一月便開往益都府,配合朱來的主力軍到益都各地征糧去了。
沒有糧食比任何事情都讓人恐懼,這不是開個金手指就能解決的問題,再好的糧食品種和土地也需要時間才能長出糧食,就是袁神來了也沒辦法。
接著便是安排人去高苑和沂源,高苑由丁平親自帶隊前往,隨行的有三千宋家主力軍,然後還招募了一萬護壩隊,他們隻有一把手刀,連盾牌都沒有,現在宋家工坊確實沒有這麼大的生產力。
梁彥宗則去了沂源,之前他就在沂源任縣令,修水壩的事情也一並交給了他,宋傑同樣派出了兩千宋家主力軍和一萬護壩隊隨他通往。
修路的事情宋傑交給了梁尚君的女婿鄭遲坤去辦,這人話不多,見到宋傑也隻是淡淡的施禮,宋傑對他沒什麼太深的印象。
不過顏神城現在確實沒什麼讀書人,宋傑想到之前梁尚君曾介紹過,此人參加過金廷南方府試,還名列前茅,擅長詩詞,便提出讓他任新成立的路政監少監,主管修路之事。
老梁見宋傑給他家中之人都安排了極為重要的崗位,也是老懷寬慰,謝過宋傑後,鄭遲坤便開始了他的工作。
……
每日宋傑都在琢磨著如何解決糧食的問題,並且宋傑帶頭開始減少郡公府的飲食用度,除了懷孕的晁溪兒外,所有人的用度都減少了三成。
一月過去,宋傑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派去益都府征糧的朱來終於搞來三十萬石糧食,算是杯水車薪,不過想到益都府這兩年都遭兵禍,恐怕地主家也沒什麼餘糧了。
宋傑知道朱來為收這些糧食幾乎得罪完益都的所有的地主,雖然都給了商票,有的還直接付的現銀,但是在缺糧食的情況下,銀子也不好使。
譚木匠和宋冒勳那邊組織人建窯爐,挖煤,開采石英礦石,伐木,準備搭建大棚的事情也沒有耽誤。
此時整個顏神城中都彌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憤,是對缺糧的擔心,還有一絲對郡公府的不滿,若不是宋傑收留流民,顏神城中的百姓恐怕不會遇到這樣的糧食危機,不光是顏神城中的百姓,就連工坊的工人,宋家軍的主力,都已經有人有一些抱怨的話說了出來。
畢竟為了別人,讓自己人餓肚子,誰都會有些不滿,青衣衛已經發現了好幾起對宋傑批評的議論,並報告給了宋傑,但宋傑並沒有追查。
不因言獲罪,也是有著後世思想宋傑的看法,別人發幾句牢騷無傷大雅。
但是傳言卻越來越多,甚至有人傳出郡公府的糧倉裏的糧食都不夠吃上三月,而且還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再接著顏神城靠近公倉的房子莫名其妙的走水,還燒死了數十居民,而且宋傑還收到丁平和梁彥祖的密報,他們帶出去修建水壩的人中似乎有金人的奸細。
沒過多久,鄭遲坤那裏也傳來了報告,用來修路用的火藥不是被水泡了,就是丟失了。
再結合顏神城中的那次靠近公倉的大火,宋傑能肯定,那些流民中定然有金人的奸細,似乎人數還不少,不然不會每個地方都有人搞破壞,定然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想到此處宋傑立馬叫來李康,讓他立馬命青衣衛查探。
這些青衣衛幾乎都是由原來的斥候轉過來的,人數隻有兩百多人,宋傑對於間諜的知識主要來源於前世的電視劇和,還有自己搞山寨產品時的商業實踐,算不上什麼專業人士,許多工作都是在摸索,李康任副指揮使快一年,有了不少實戰經驗。
“石頭,這次青衣衛要調查的人太多,你手裏那兩百多人恐怕不夠用,你秘密在原來顏神城的居民中招募一批人,要那些在顏神城居住超過兩年的人,嗯……最好是拖家帶口有牽掛的那種。”宋傑把李康叫來開始麵授機宜。
“郡公,原來的那些百姓都是有事情做著,恐怕不好招募吧。”李康有些猶豫的說道。
“青衣衛的薪俸比戰兵還高,怎麼會沒有人來,你先去梁公哪裏把戶貫冊子抄錄一份,然後對著冊子去找,先招募五百人,年齡不限,男女皆可,可免去一切稅賦,我就不信找不到人。”宋傑又說道。
“那我去試試。”李康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