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曹操反撲(1 / 2)

第17章曹操反撲

不得不,這一次劉琮捅了馬蜂窩,或者捏到了曹操的蛋!

在曹操看來,他一聲最大的敵人是袁紹!這一點在這十幾年裏都念念不忘的嘮叨、無論當初呂布偷襲兗州還是樊城大敗。在曹操看來隻不過是折兵損將。

而袁紹則不痛,當時袁紹坐擁幽州、冀州和並州,窺探青徐州。官渡之戰前,袁紹兵強馬壯,又是占據地理優勢在曹操東征西討欲平定中原時,袁紹卻在曹操腹背大張旗鼓的準備入侵中原。而且當時從病理對比上,許多人看來曹操必輸無疑!

就連曹操自己當時也沒有信心,還是郭嘉,苦苦相勸,一番論勝貶得袁紹一文不值,曹操這才打起精神。但曹操就算時候還是心有餘悸,覺得官渡之戰是他這一生經曆的最驚險的戰鬥,袁紹是他最大的敵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曹操在數次南征劉琮和孫權時都沒有像官渡之戰那樣高度集中兵力和精神!

這不就被劉琮偷襲了!而且偷襲的是許昌,皇帝老兒都被帶走了。這下曹操自然急了。如果是孫權或者馬超、張魯等人偷襲或者搶走皇帝,曹操還不至於這麼擔心。劉琮是何人?劉表的兒子,漢室宗親,皇帝的弟弟!可謂根紅苗正!若是擁立皇帝之後再登高一呼,曹操在民族大一上便是落了下風。

所以曹操一邊率大軍從合肥回援汝南、許昌,一邊從冀州調派兵馬南下。包括兗州、徐州、並州等地都被調動!隻有關中夏侯淵繼續鎮守長安。除了留在壽春鎮守合肥一帶的張遼、李典和樂進外、曹操幾乎動用了目前能夠調動的大將,以期跟劉琮來一次決戰,徹底打垮劉琮。

這其中包括,調派張頜鎮守宛城,陳留司馬懿領兵兩萬增援許昌,下邳曹真、典滿(典韋之子)領兵一萬馳援汝南。甚至連遠在平原的郭淮和鄴城的曹丕都接到了命令火速趕往許昌集結。

這幾路人馬如果全部集結完成,再加上曹操回援大軍以及許昌、宛城、汝南原有的守軍,人數將達到二十萬眾。

其中曹丕從率領兩萬精銳騎兵從鄴城出發,更是讓人體會到了曹操的焦慮、鄴城自曹操擊敗袁紹之後就成了曹操征戰四方的大本營、大後方、更是讓自己的兒子,五官中郎將曹丕鎮守。如果曹操不是想徹底打敗劉琮絕技不會征調曹丕參戰!

而曹真、郭淮等青年將領更是曹操最後的底牌。

消息傳到新野,劉琮也是有點緊張,這次玩大了,曹操老兒真的發火了!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劉琮既然做好了偷襲許昌的準備,自然要有被曹操反擊的覺悟!

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抽調江陵、沙羨兩個大營的全部步兵,兵不斷催促魏延加快行軍步伐!與此同時,伊籍、王傑、徐庶等人都被陸續派往孫權、張魯和馬超處。劉琮這一次打算城裏反曹操聯盟!其他諸侯都知道劉琮劫了許昌,搶了皇帝!這樣一來,劉琮以漢室宗親,征南大將軍的身份討伐曹操也變得師出有名。

司馬懿是最先抵達許昌的,對於司馬懿的到來,許褚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而關羽則直接感受到了壓力,他倒不是害怕許褚和司馬懿兵合一處迎擊,而是擔心曹丕的騎兵和曹真的青州兵,這兩個兵種戰鬥力都十分強悍!

騎兵且不,單就青州兵而言,在初平三年(19年)十二月,青州黃巾軍主力無條件向曹投降(不是戰敗投降)。投誠後的青州黃巾軍,連家屬在內共計百餘萬人,其中三十萬身強體健者,被曹操編成為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青州兵”。至於那些沒被收為軍人的青州黃巾軍則專心從事農業生產,作後方補給。

被編後的青州兵在曹操的管理下已與以前的流民武裝再不相同,並且不久後就投入戰鬥。

“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三國誌魏書一武帝紀》

陳壽不愧是著史名家,短短兩句話就將青州兵的由來和組成講的非常清楚,沒有任何模糊矛盾之處。

有人認為史書對此記載很籠統,曹操收服了0多萬身體強壯者,編成了“青州軍”,是史書的一個缺乏詳細考證的地方。

事實上向曹操投降的黃巾人眾公有100萬左右,其中黃巾軍數量上為0萬,不僅有青壯男子(即後來青州兵的主體),還有老弱士卒和年幼的“娃娃兵”,鑒於之前進攻徐榮失利以及所募揚州兵反叛的前車之鑒,曹操將士卒的戰鬥力和忠誠放在首位,青州兵戰力剽悍所向披靡且如牙兵衛士般隻效忠於曹操一人即是其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