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1rì,農曆七月初一,yīn有雨,微風。
由於這幾個月是台風活動頻繁時期,香港的氣溫並不高,室外溫度不到0度,而那些商場、酒店裏開足了冷氣,逛街的人還需要穿上長袖衣。
下午5點多鍾,油尖旺地區甚至是大半個九龍城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交通堵塞。穿著反光背心、手臂套著白sè袖套,騎著本田50電單車的交通jǐng察們穿梭在車流中。在每個路口都有數名jǐng察在指揮著行進緩慢、卻又秩序井然的車輛通行。街道上隨處可見身著綠sè短袖軍裝的香港皇家jǐng察在步行巡邏。
由無線電視台和華星唱片主辦的《情滿香江》大型慈善演唱會,今晚將在位於九龍油尖旺紅磡暢運道9號的香港紅磡體育館裏舉行。
許多人早早就趕到了現場,他們中有香港本地歌迷、台灣歌迷、來自東南亞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華人歌迷、也有rì韓等國的歌迷,甚至還有金發碧眼的老外。不時可以聽到粵語、國語、閩南語、rì語、韓語、英語交雜其中。
此刻體育館的正麵垂掛著一幅震撼人心的巨大黑白宣傳畫。畫麵中是一個衣著樸素、頭上有些淩亂的短發女孩。她手裏握著鉛筆、趴在一張簡陋的課桌上,桌上是一張的紙片,此刻正抬著頭,兩隻明亮的大眼睛裏充滿了求知的渴望。
這是張凡從珍妮拍攝的眾多照片裏發現的,女孩叫杜鵑,是《丁香花開》裏的演員之一,住在青山村附近的一個隻有十幾戶人家的村子。這張照片與張凡印象裏後世那張聞名全國的、名為《我要讀書》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宣傳標誌照很相似。
“希望工程”由是團zhōng yāng、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組織、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目的,於89年發起的一項公益事業。其宗旨是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建設希望學,改善山區農村的辦學條件。不過,因為《丁香花開》帶來的影響,據現在相關部門已經在開始準備籌建了。
歌迷們凝視著這幅震撼人心的巨照,久久沉默不語。紅館入口處放著一左一右兩個募捐箱,每個人經過時都會停留片刻,掏出他們身上的錢幣投入箱內,有1元、元、5元的硬幣,也有10、50、100、500元的紙幣,甚至還有人拿出了1000元的大金牛來。
張凡此刻正在紅館的後台與六嬸和陳太等人商議著今晚演唱會的事宜。這時,一個人影出現在他麵前。
“阿凡,謝謝!”張凡抬頭一看,原來是程龍大哥。
原來程龍雖然受邀參加表演,不過他倒是很想做今晚演唱會的司儀。要知道龍哥可是非常熱衷於慈善事業的,每次有慈善活動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這台大型演唱會的司儀可是非常搶手的,不少著名的主持人、娛樂界的明星們都表現了濃厚的興趣,競爭非常激烈,主辦方VB和華星接到了許多的申請。
看到六嬸和陳太很是頭疼,張凡就給她們出了個主意,其實就是模仿後世hūn晚那樣,讓眾多的主持人輪番上陣。於是,事情就好解決了,幾人從名單中選出了鄭丹銳、汪名荃、沈澱霞、何首信、梅燕芳、鄭玉玲、曾智偉,張凡又點了程龍的名字,足足達到了8名主持。
由於嘉禾與大唐一直在競爭香港電影公司的頭把交椅,再加上大唐大多由邵氏和VB的舊臣組成,深受六叔的影響,對以“叛將”鄒文淮為首的嘉禾一向相互敵視。因此作為嘉禾的頭牌大哥,程龍和張凡這位大唐老板也沒有多大的交情,以前也就是碰麵時點點頭而已。
程龍接到主辦方工作人員通知,今晚將以司儀身份登場,而且還是張凡的意思,於是他來到紅館後就急匆匆地找來致謝。一路上回想起張凡這幾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心裏滿是感慨。原本以為雙方會為爭奪香港的電影市場拚個你死我活,卻不想張凡誌不在此,早早就跑去好萊塢發展了,還闖出一番令人咋舌的成績,程龍覺得是不是自己和鄒老板等人的格局太過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