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通過紫汐的一手二十四指琴,使得西夏王大喜,當夜她便得到了一塊在西夏境內可以通行無阻的令牌。這是她偷偷暗示給她的養父的,畢竟,她有一雙魔手,經過她手指的音調多多少少都會帶著點神秘的氣息,吸附著人墮入無盡的深淵。
毫不例外,西夏王也中了招,可他毫無察覺。
或者說,他沒法察覺。
隨著琴音的暗示,計劃的落實,元銘吉通過舅父殘餘的勢力,引發了又一場兵變。當年正值宋進攻西夏,周圍的部落也是蠢蠢欲動,西夏王為顧大局,隻能妥協請小王子回宮,但當年那件事,從此便是入了塵封的土,壓了千斤的石,再也沒有被提起。
西夏王忌憚元銘吉,又有元銘寒護弟情深,根本無法對他明麵下手,暗地處置了他,又怕引發不必要的爭端,讓別國得了機會入侵。處在這兩難的境地,他也隻能選擇靜觀其變,但至少這個孩子,他不能留下。
可是他是怎麼逃脫的?
當年他已經將命令下到極點,連一隻鳥兒都不會飛出宮閣,在這種禁製之下,他怎麼可能離開西夏,找到幫手?
不可能有神明作祟,他不會相信的。
那就隻能是人為。
他通過密探調查當年事發之後的種種,可是卻一無所獲。
他自己也陷入了一個怪圈。細數這幾年來,並沒有什麼奇怪的特別的事情發生,隱秘的宮院他也特意留意過了,並派遣過重兵把守……他想一想便覺得頭疼,百無一疏,怎麼會……
他突然想起,確實有那麼一疏,把所有的細節都隱藏了。
那就是紫汐的宮閣。
這個地方他決計不會派兵的。
其實那些隱藏著的細節已經很明顯了,想著想著,不由得陰陰一笑。
十天之後,他便對整個西夏的百姓宣布了紫汐公主其人。一時間,引發了全城的轟動,紫汐的身份,也就意味著,從那一天開始,暴露。
這是他的餌,卻不想,他沒有釣到元銘吉,卻將宋皇釣上了鉤。
和親。
自古紅顏多薄命。一朝深入重重宮牆,伴君側,便是女人的劫,也是女人的緣。
十一歲的紫汐公主以一手琴藝名冠天下,即刻便成為了眾貴胄追捧的對象,但誰也搶不過宋皇。
這顆棋子過早的擲了出去,結果卻是西夏王始料未及的,或者說,這個棋子的吸引力超過了他的設想。
可他又不得不自圓其說,回信給宋使說紫汐修行未滿,不能得到更高的造詣,待得五年之後,一定親自帶紫汐朝見和親。
畢竟,時間未到,計劃不能失了毫厘。
五年的時間,宋沒有進攻西夏,給予了西夏五年的太平。
五年的時間,元銘吉與紫汐相伴相知,相許一生一世一雙一對的承諾。不得不說,這是他們相識以來,最美的時光。
元銘吉有把握用計打消宋朝和親的念頭,他也可以不顧危險,率軍與宋宣戰。可是當一切都打算完全的時候,紫汐卻出乎意料的放棄了留下的權利,而是同意了這看似無理取鬧的和親。
對於元銘吉來說,這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他為她放棄了一切,她卻唯獨放棄了他。
那日風急,天暗。
伴著漫漫黃沙,迎親的駝隊排著長長的一條黑線,元銘吉站得遠遠的,靜靜注視著這一條好似要勒得人窒息的繩索。紫汐著一身紅衣,在那一片暗黃色中顯得格外刺眼。她木然的登上了轎子,再沒有看元銘吉一眼,她知道他就在那裏,可一切都是徒然。
後來,曾經服侍紫汐的宮女告訴元銘吉,紫汐是要去尋找一個答案。
可是什麼答案能讓她擺脫選擇自由的機會,轉身投入無盡的苦海,又不讓他插手呢?
他突然想起紫汐最後曾與西夏王有過接觸,按照西夏王的城府,紫汐的改變一定和他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西夏王似乎早就知道他那天會來,便早早的坐在氈上等待著元銘吉。父子兩人的交鋒卻格外的平靜,幾乎是在一問一答的形式下進行的,他們應該很多年都沒有這樣平和的談過了。
西夏王說,紫汐的離開確是他的慫恿,也是牽製宋的一步棋。也許間接的耽誤了元銘吉的利益,不過也無傷大雅,本來這個秘密就和元銘吉沒什麼關係,知道它的人,幾乎都在十年前的兵變裏死去了。
元銘吉仔細將秘密串聯起來,似有一些摸到了頭緒,可整體上依舊迷茫。
但他不想知道那麼多無用的謎團,他要的不是江山,隻是紫汐一人而已。
幾番明槍暗箭,一年之後,他終於將西夏王毒死。一麵他宣稱大王病逝,一麵他聯絡宋的官員,搜集紫汐的消息,也順便與他們勾結在一起,蓄勢奪取西夏王的王位,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得到王璽,有權力將紫汐帶回來。
他費盡心機,努力盤桓了兩年,最終卻是以這個結果慘淡收場。
說到這裏,元銘吉的語氣簡直失落到了極點。
單羽舞讀出了他的苦,也隱約讀出了這個故事的秘密。
可能,紫汐的能力,來自於上古神器,伏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