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歸世事無常,很多事都是了不定的。多少人曾兩情相悅,約定了要一輩子在一起。一輩子明明還那麼遙遠,很多人卻分道揚鑣,漸行漸遠。
玉忘蘇才坐下,卻見馬車的角落裏有片葉子,很是眼熟,便撿起來看著。
“這是什麼葉子啊?都沒見過的樣子。”月牙也湊過頭來看著。
玉忘蘇辨認了一下,卻像是紅薯的葉子。紅薯在她的那個時代,自然是很常見的作物。不過來了這裏,她還真是沒見哪戶人家種過,這還是她在這個時代第一次見到紅薯葉子。
到底這裏不是她以前生活的世界了,就連動植物都是有不少差異的。就像是曾經她覺得常見的一些菜蔬在這裏是見不到的。
而這裏的有些植物也是她前世沒見過的。
很快馬車也就在周家門口停下,楊武將馬拴在了旁邊的一截樹樁上。
玉忘蘇下車的時候還帶了那片紅薯葉子。“楊武哥,你這葉子是哪裏來的?”玉忘蘇問起。前世她是很喜歡吃紅薯的,來到了這裏之後一直沒吃到,還真有些想念了。
隻是一直沒見哪裏有種紅薯,也就沒什麼好惦記的。如今見到了熟悉的葉子,她也覺得自己的饞蟲要被勾出來了。
“這個啊!還真說來話長了。”
“那就到屋裏去說吧!”玉忘蘇上前推開門。對於楊武的到來,水生也很高興。倒是楊武看到水生抱著孩子在哄的時候,很是驚訝。
“你……你這什麼時候成親的?孩子都有了?”楊武訝異的看著水生。
“我們成親有些時候了,隻是在縣城裏成的親,也沒邀請村子裏的人,倒是沒什麼人知曉。”玉忘蘇笑著解釋道,又給楊武倒了茶。
“你們這也瞞的太深了,難怪沒聽人說起。”楊武湊過去看著孩子,孩子衝著他笑,“這孩子還真是白淨好看。”說著竟從懷裏取出一串珍珠來要送給孩子,“我也不知道,也沒個孩子帶什麼見麵禮。”
“楊武哥你這就太客氣了,他一個孩子,哪裏能收這樣的禮物。”玉忘蘇連忙推拒著。那珍珠一看就是好的,顆顆渾圓,光澤度也在。
這樣價值不菲的孩子,自然是不能替孩子收下的。
何況這樣女子用的東西,楊武會隨身攜帶,自然是給人帶的禮物。
“這也不值什麼,是我出海的時候自己撈的,之後又自己打磨了穿好。”楊武細細摩挲著那串珍惜。一顆顆珍珠都差不多大小,是他小心挑揀的。
他準備了不少時候,如今也用不上了。
“即便是自己做的,也不能這樣。”玉忘蘇堅持不肯收。
“你出海了?”倒是水生注意到了楊武說出海這個話。
“是啊!”楊武也就說起這一年來的事。因著同福商行有不少的貨物要出海,便要找不少人送那批貨。後來挑來挑去的,東家便讓他也跟著出去一趟,說是見見世麵,長長見識。
倒也就在海上漂泊了差不多一年,的確是長了很多的見識。把帶去的絲綢、茶葉、瓷器之類的賣了之後,又買了許多海外的特產回來。
奇異的香料和各種寶石,還有些零零散散在海外不太值錢的東西,不過這些舶來品卻很緊俏。
帶出去的東西賣了大價錢,帶回來的東西也同樣,一來一回的,還真是賺頭很大。
雖說海上風浪難料,危險是極危險的。可依然有那麼多的人爭先恐後的出海,自然是因為走一趟便能賺入不少銀子。
不說滿船的貨物了,就是他用自己攢的一點錢買的些小玩意,倒也給他掙了不少錢。
“看來楊武哥這一年過的還真夠精彩的。”玉忘蘇笑起來。能出海周遊列國,自然日子過的是極為精彩的了。以楊武所言,出海的確是可以帶來巨額財富,難怪不少人的目光都盯著海運了。
朝廷會派兵***匪,想必也是為了促進海上的交易往來。
沒有江匪作亂,出海的危險係數直線降低,自然出海的人也就多了。
“的確是出去走走,也覺得頗有意思。尤其是那些人和我們長的不太一樣。”楊武說到此處倒是有些感慨。沒出去還真不知道天下竟然這樣大,有那麼多稀奇有趣的地方,和古裏古怪的人。
那些人和朝內的人相貌上不像,就連說的話也是聽不懂的。好在船上有能聽懂那些話的人,否則還真是和那些人做不了買賣。
聽楊武說起那些人的樣子,玉忘蘇想到的便是各種外國人的樣子。
博聞和月牙聽的一愣一愣的,又是覺得有意思,又是覺得驚奇的。
“若有機會,我也真想出去走走的。”博聞也感慨著。
玉忘蘇對於博聞這個說法,倒是不置可否。雖然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男兒誌在四方,到處走走也能增長見識。不過她還是不會鼓勵博聞出海的。
海上海浪礁石,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危險。
不知道多少的商船出事,一船的人連帶貨物統統葬身海底。
“對了,你問起這個葉子,這是我從海外帶回來的一種東西。”楊武捏著那片紅薯葉子,“當地多有種植,收成頗豐,我便想著帶些回來。
“沒曾想當地人連一根藤子都不讓帶走,我便偷偷找了幾根藤子混合著竹篾編在籮筐上,這才蒙混過關帶出來了。一離開那裏便用水養上了,等帶回來的時候已然長的很茂盛。
“我便在住的地方種了一小片,昨日怕是搬東西的時候不小心弄了片葉子到車上。”
“原來是這樣啊!”玉忘蘇這才了然。難怪一種都不曾見到這東西,看來是如今還沒引進國內吧!紅薯的確是產量高,也不用太精心伺弄,也不太挑地方,故而是很招人喜歡的。
“當地不少人都吃這個,因著收成好,倒是沒人餓肚子。”楊武感慨著,“我啊!小時候餓怕了。”家裏兄弟多,田地卻不算多,若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頭,家裏是連飯都吃不飽的。
自己長大了後,滿心想著的便是,無論如何要能吃飽穿暖,再沒更大的祈願了。
故而在海外見到這東西的時候,他便喜歡的很。想著若是一畝地能有那麼多的收成,哪裏還能填不飽肚子。
“若是這樣的稀罕東西,我還想和你要點藤子呢!”
“這又不是什麼大事,等過些日子我就給你們送一些,你們如今住在何?”
玉忘蘇也就把在縣城的地址告訴楊武。
又做了一會兒,楊武也就起身告辭,“我還要回家裏去看看,也很久沒回去了,就先走了,等得空了再找你們坐坐。”
看看天色,玉忘蘇和水生也不再挽留,親自送著他出門。楊武非要把車上的年貨留給他們,推拒不過,玉忘蘇也就留下了幾樣東西,又拿了幾盒點心堅果給楊武,讓楊武給父母兄弟送去。
楊武又留了些煙花包爆竹給博聞和月牙。
“這人的關係啊!一轉眼也就會回不去了。”楊武看著車上的東西很是感慨。
本還想著回來看看,給李家送些年貨的。他離家好幾年了,成親後自然也就真把長西村當成了自己的家。娘也好,阿信也好,以前都是十分親近的。
可這次回來,到底是都變了。
他和阿芹沒關係了,自然和李家也就沒什麼關係了。
“關係的改變,自然很多東西都會改變的。”玉忘蘇感慨著,“如今阿芹姐另嫁,阿信和李四嬸對你,到底不會和以前一樣了。
“以前你們是一家人,可以後就是不沾親的兩家人。他們有他們的日子要過,你也是。若是換過來,是你先成親了,你再總是和李家來往,怕是要有人心裏不高興的。”
“也是。”楊武苦笑著點頭。
看著楊武架著馬車遠去了,玉忘蘇幾個才進了屋裏。
“楊武哥這麼好的人,怎麼阿芹姐就不能和他好好過日子啊?”博聞有些不解的嘟囔著。
玉忘蘇揉揉他的頭,“都說蘿卜白菜各有所好,你若是遇到了自己不愛吃的東西,即便所有人都和你說這東西很好吃,你也不是這樣認為的。”
楊武的好,很多人都看在眼裏。可是看在眼裏又如何?和楊武過日子的不是這些覺得他好的人,而是阿芹。可偏偏阿芹就是覺得他不夠好,世上的很多事,本就是這樣讓人無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