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聞他們和君家的那些人不同,他們是她的家人。本來也沒有出嫁的女子帶著弟弟妹妹住在婆家的道理。
她終究還是擔心有人會說三道四的。她想著便還是讓博聞和月牙在府裏住些日子,若是不合適便買處小宅子給他們住。
“你還怕母親會不高興啊?你的家人要來,母親可高興著呢!”沐訣笑起來,“博聞和月牙要來的事,我早就和母親說過了。母親說了,他們喜歡住哪個院子都隨著他們,這些你來安排就行了。
“母親啊!到了這個年歲,最怕的就是孤單,府裏的孩子多,她最是高興的。博聞和月牙那樣乖巧的孩子,母親肯定會喜歡的。”
玉忘蘇這才笑了笑,她的確會怕老夫人不喜歡博聞他們。
“那我就讓人收拾蓼風軒那邊了,博聞啊!住在那裏肯定是高興的。”玉忘蘇想著博聞那樣愛讀書,書閣有那麼多的藏書,博聞必然十分歡喜。
“都這樣多的時日沒見到他們了,還真是有些想念他們了。”
“是啊!”
進入二月,君無名和趙瑗成親的日子便定了下來,六月十八,是個黃道吉日。
這個日子是兩家人好好商議了一番確定下來的,成親不是小事情,自然是需要多些日子準備的。尤其是京城的富貴人家嫁女兒,更是要多準備些日子。
日子寬裕一些,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
而君宏也在京城給君千羽擇了家書院,名為“南野書院”,山長乃是先帝帝師歐陽禎,“南野”二字正是歐陽禎的字。
書院中的先生不乏當時大儒,算是京城首屈一指的書院。
而南野書院在京城赫赫有名,自然去的人也很多,甚至許多人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故而要進書院也是十分嚴苛的,要通過了書院的測試才能進去。
本來京城的書院很多,有名的也不在少數。不過君宏走訪了一圈下來,還是盯上了赫赫有名的南野書院。要進去固然不容易,卻也是可以試試的。
君宏了老夫人提起的時候,老夫人有些咋舌。
“還真是好眼光,偏就盯上了南野書院。歐陽山長在這京城之中,可是誰的麵子都不賣的。誰也別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玩什麼鬼把戲。”老夫人笑著說道。
歐陽禎是帝師,先帝在世的時候是十分敬重這位老先生的。而當今聖上登基之後的,對歐陽禎也頗為尊敬。
歐陽禎年到花甲之後便說精力不濟離開了朝堂,卻也沒回家好好的安享晚年,反倒是辦了這南野書院。
一大把年紀的,卻依然還健朗,聽人說至今依然精神矍鑠,偶爾還會親自給學生們講解一番。
歐陽禎在朝中的時候曾做過好幾次的春闈主考官,故而滿朝文武之中多的是他的門生,也算是桃李滿天下的人。
老先生在京城即便是誰的麵子都不賣,可看著老先生那麼多門生在朝中,也是不敢拿老年生怎樣的。
“不過啊!若是能進,自然是個好地方。真正能進去的都是有識之士,千羽去了,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我也是這樣想的,便讓千羽去試試,若是能進自然好。即便真是不能進,那麼多人都铩羽而歸,也沒什麼丟人的,再去別的書院便是了。”
“那我們啊!便等著千羽的好消息了。”
因為君千羽要去參加南野書院的測試,沐訣還特地送了君千羽一套極好的文房四寶。
“父親為我的事的這樣費心,我肯定會盡力的。”君千羽鄭重的說著。
“好,好孩子。”君宏拍拍君千羽的肩膀。
“老爺也該好好歇歇了,總是為了孩子們的事奔波,讓人看著怪心疼的。”段姨娘溫言說道。
“我又不是有多大的年紀了,哪裏就奔波不動了。”君宏擺擺手,“再說了,為了孩子們的事,我累些心裏也是高興的。等看著兒子們都有出息,女兒們都有了好歸宿,我這心裏的事便都放下了。”
“妾身也是心疼老爺,自然知曉老爺還年輕的,隻是也該多保重身子,以後才好抱孫子啊!”
“好了。”君宏望著段姨娘的目光顯得很柔和,段姨娘也衝著他溫婉的一笑。
說了會兒話,時辰也不早了,老夫人便讓眾人去歇息。
出了屋子,君芙便拉了君嵐的手,低聲和君嵐說著話,“嵐兒,你明日出不出去逛逛?”
“啊……我……我還是不出去了。”君嵐搖搖頭。
“你不是先前還說要把京城好好逛逛的嗎?這是怎麼了?誰說你了嗎?”
“沒人說我,就是我這些日子懶得動彈,不想出去了,芙姐姐你自己出去吧!”君嵐低頭揪著帕子。
“你真沒什麼事吧?我怎麼看著你怪怪的啊?”君芙詫異的望著君嵐。
“我哪裏有什麼奇怪的啊?我不是一直都這個樣子嗎?”
“聽聞京城有很多春日的衣裳賣,可好看了呢!雖說一時半會的還換不下厚衣裳了,不過也可以挑著好看的買些啊!”君芙笑盈盈的望著君嵐。
君嵐眼睛亮了亮,還是搖頭道:“姑母說過幾日便要給我們做春衫了,自然都是好看的,就不要到外麵去買了。我有些累了,先回屋去歇息了,芙姐姐你也早點回去睡吧!”
“好吧!”看著君嵐回了屋,君芙才往外麵走。
段姨娘望了望她,“我和你說的話,你有沒有記在心裏啊?怎麼總也不見動靜?”段姨娘望著君芙的目光頗為嚴厲。
“娘,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總要慢慢來。若是操之過急,反倒是沒有好處。”
“我這不是怕你不放在心上嘛。”段姨娘笑了笑,“娘啊!可是為了你好,能真心真意為你這樣著想的,世上也就是娘一人了。”
“我都知曉的,心裏一直記著娘的好呢!”君芙抱著段姨娘的胳膊,“女兒自有法子行事,娘就不要擔憂了。”
“好,娘知曉芙兒是最聰慧的。”
二月初九,沐訣親自帶人前往碼頭去接博聞和月牙。他剛到碼頭,守在此處的仆人便回稟,餘家的商船剛到碼頭了。
沐訣也就直奔餘家的商船,餘家的商船都有餘家的徽記,並且大批的船隻停靠在一起,規模宏大,倒是打眼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