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回 闖虎穴聲震南疆(八)(1 / 2)

看著我吳三桂自鳴得意,正陶醉其中。韋仁偷眼往桌上一瞥,果然看見桌上擺著一部藍綢封皮的經,正是他自己要找的《四十二章經》,登時心中怦的一跳。

他強按住內心的衝動,將眼睛從那經上挪開,抬頭望著牆上掛著的刀槍,笑道:“王爺,果真是大英雄,大豪傑,一般人的房勢必裝滿了經》、諸子百家之類經典籍。這些都不是下官所喜,相反倒是王爺房中的了兵器,倒是引起下官的興致。依下官拙見,這些兵器能被王爺收藏於此,而且看上去它們都有一些年月,恐怕都有些不凡的來曆。”

“韋爵爺果然是王的知己之人。如同韋爵爺所一般,這些兵器,每一件都有來曆。王掛在這裏,也隻是念舊之意。”吳三桂哈哈大笑,道:“本王一生大數百戰,出生入死,這個王位,那是一刀一槍,拚命拚得來的。”

韋仁知道吳三桂此是有所指的,他假裝不知,點頭稱是,道:“王爺為了我大清國打江山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朝廷上下所共知的。皇上經常和下官,平西王爺是咱滿洲人的恩人,如果沒有平西王,恐怕咱們滿洲人還在山海關外的冰雪地中艱難生活呢?這比高、比海深的恩情,咱大清國如何怎麼報答得了哦?”

吳三桂一聽到此,臉色頓時慘白一片,他急忙拱手向北,連連道:“本王汗馬功勞什麼的,都是不值一提。本王能有今,那都是先帝們對本王的恩典,皇上對本王的恩典。這恩典才是比高、比海深。本王其實沒有什麼本事,倒是對皇上忠心耿耿,那才算是我的一點長處。這一點,請韋爵爺務必在皇上麵前為本王美言幾句。”完,朝韋仁連連作揖,剛才得意洋洋的神情立即灰飛煙滅。心中暗自生恨,恨自己得意忘形,忘了這鬼,定是在昏君授意下來試探自己,否則在這雲貴之地,他哪有這麼大的膽子,敢於衝撞於自己,定是他故意出言相激,好抓住自己的把柄。

“下官就知道王爺對皇上忠心耿耿,待來日回京,下官一定奏明皇上。”韋仁這時走進吳三桂身邊,突然低下頭輕聲道:“王爺,其實皇上還給下官一道密旨,要我口諭給王爺,要王爺辦一件大事。”

吳三桂一驚,立即沉聲道:“臣吳三桂恭聆聖旨。”

韋仁走到房門前,推開門見左右侍衛均站在較遠處,這才關上門,再次走近吳三桂低聲道:“這件事哪,關涉大得很。不能走漏半點風聲,便是上給皇上的奏章之中,也不能提及一字半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吳三桂應道:那自然不敢泄漏機密。”

韋仁低聲道:“皇上得到密報,尚可喜和耿精忠要造反!”

吳三桂一聽,登時臉色大變。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靖南王耿精忠鎮守福建,和吳三桂合稱三藩。三藩共榮共辱,休戚相關。吳三桂陰蓄謀反,原是在最近的時間內,便想約尚耿二藩到雲南來共謀大舉。誰知,現在竟然從這位欽差口中出,皇帝已經知道尚耿二藩要造反的消息,還要自己親查。這難道是隔山震虎嗎?吳三桂不免十分驚慌,他顫聲道:是真的麼?”

吳三桂猜錯了,這不是皇上隔山震虎,而是他韋爵爺隔山震虎罷了!韋仁假傳密旨皇上要吳三桂詳查尚耿二藩謀反一事,果然是“為人做了虧心事,半夜敲門鬼神驚。”這下子,可嚇吳三桂一大跳,驚得他手足有些無措。

韋仁道:“這三藩欲造反之,朝堂上已是沸沸揚揚,可是皇上並不信。”

吳三桂忙點頭道:皇上聖明,皇上聖明。”

韋仁道:“不過這次尚耿二藩的逆謀,皇上卻是拿到了真憑實據。皇上密旨道:他二藩反謀未顯,暫不可打草驚蛇,命吳藩調集重兵,防守兩廣邊界。如果他二藩起事,吳藩當以雷霆之勢,全線攻入廣東、福建,將這兩名反賊拿了。”

吳三桂躬身道:“謹領聖旨。尚耿二藩若有不軌異動,老臣立即出兵,擒獲二人,獻到北京。”

韋仁道:“王爺果然是大大的忠臣啊!”

吳三桂微微一笑,道:“請萬歲爺萬安。老臣對皇上是誓死效忠。”

仁指著牆上所掛的一柄火槍,道:“王爺,這是西洋人的火器麼?”

吳三桂道:“正是,這是羅刹國的火槍,實是十分犀利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