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楊貴妃撲朔迷離(2 / 2)

徐夫人笑道:這村裏常有人去上香拜觀音。你想去,我隨時給你找個人來帶路就是了。

王新福道:那就多謝了。

王新福跟著村中香客來到泉湧寺,一眼就認出那位坐在蓮花寶座上講經的美麗女菩薩,就是洪以文畫象上的楊玉環。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為了能與楊玉環單獨交談,王新福悄悄地坐在一邊等候講經結束。大約一個時辰之後,玉真觀音的講經功課作完,雙手合十向信眾告別。等信眾全部退出,王新福才走上前去求見。

王新福雙手合十,低頭道:在下是渤海國的使節王新福名前來向太真觀音求教,請不要拒絕。

玉真觀音雙手合十,溫和地回道:阿彌陀佛。施主的是唐語,太真很喜歡聽。有什麼指教,請坐下來慢慢講。

王新福聽到讓他坐下講,心中大喜道,這是好兆頭,看來今不會虛行,便謝座,出其不意地問道:在下在渤海國聽,大唐貴妃楊玉環來到rì本國了,不知太真觀音是否知道她的狀況?

玉真觀音很沉著地反問道:施主為什麼這樣問?

王新福不動聲sè地道:因為太真觀音也是唐人,一定會知道她的情況。

玉真觀音道:阿彌陀佛。出家人入了佛國,不論唐人藩人,一律善待。

王新福索話挑明,道:在下手中有一幅楊貴妃的畫像,請太真觀音看一看是不是見過這個人。

太真把雙眼半閉起來,道:大唐國的貴妃楊玉環已經死於馬嵬驛國泉湧寺裏講經的是皇禦賜的主持太真菩薩。她們怎麼可能見過麵呢?

王新福誠懇地道:當著真人,不能假話。在下已經認出太真觀音就是楊貴妃。請不要再否認。

玉真平靜地道:是與不是,有什麼不同嗎?佛門內外,是兩個世界。

王新福懇切地道:太真菩薩還不知道,玄宗皇帝已經於上年四月駕崩了。當年他從蜀中返回長安時,曾叫人挖開楊貴妃的墓,準備重新厚葬。可是那墓是空的。現在人們都在關心楊貴妃的下落。如果太真觀音就是楊貴妃,那對下傾慕楊貴妃的人是極大的安慰。在下此次來rì本國,就是要給下人一個交待。請太真觀音以實言相告。

太真觀音沉思了片刻,道:請你把畫象像拿給我看。

王新福遞上洪以文畫的楊貴妃畫像。

太真觀音接過去看了許久,輕輕道:畫得不錯。是誰畫的?

王新福回道:是大唐鴻臚寺正卿洪以文。

太真觀音默默地從懷中取出一個巧的印合,打開來取出一枚方型玉印,看了看印麵,然後輕輕地往畫麵上方蓋了一個紅印,再把畫像交還給王新福。

王新福接過來細看,隻見那印模上是兩個製工的梅花篆字:太真。

王新福驚喜道:這一定是玄宗皇帝禦鑽親刻的了。

太真觀音站起身,走向後堂,邊走邊道:該亡者自當亡之,該生者自能生之,能識者自能識之,能度者自會度之。下之大無奇不有,方寸之物亦可傳奇。施主請回吧。阿彌陀佛。

王新福這時已經斷定眼前的太真菩薩就是昔rì的大唐貴妃楊玉環,他知道太真不會再什麼,就把蓋了太真印的畫像收起來,準備做為回國述職的證據。

渤海國文王大欽茂自從安排了王新福出使rì本國之後,心就被楊玉環的故事纏住了。這些,這位國王常常獨自坐在上書房裏,在腦海中重複著楊玉環和玄宗皇帝的愛情傳。過去他一直認為玄宗皇帝納了兒媳做貴妃是一件不光彩的事。現在,楊玉環的死而複生,讓他對這位奇女子產生了無限的敬佩和好奇。他開始理解了玄宗皇帝對楊玉環不顧一切的愛戀。這樣神奇的女子確實是值得愛戀的。過去人們對這段姻緣多有微詞,主要是譴責玄宗皇帝有強奪人妻之罪,奪兒子之妻就罪加一等了。

文王由敬佩楊玉環轉而同情玄宗皇帝,心中開始為玄宗皇帝尋找開脫之辭。假如楊玉環不是有夫之婦,這段姻緣就完美無瑕了。退一步,假如楊玉環不是兒子之妻,這段姻緣也可稱得上白璧微瑕。再退一步,就算是兒子之妻,假如兒子已經去世了,公媳結合也就容易被世人所接受了。可惜玄宗皇帝不象我大欽茂這樣兒子早逝,兒媳寡居。

文王想到這裏,心跳突然加快了。玄宗皇帝的不幸恰恰是我文王大欽茂的幸運。現在長子大宏臨早逝了,我這個獨身國王麵對的是寡居的兒媳。我很喜歡她,她也依戀我。在我們兩個單身男女之間,沒有玄宗皇帝和楊玉環那樣的障礙,為什麼不可以結合呢?文王想來想去,想出了其中的奧秘,原來所差的是沒有高力士那樣的人來替我搭撟牽線排難解憂。看來高力士那樣的角sè還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