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一百人的上機訓練(1 / 2)

() 【9】一百人的上機訓練

在機炮空戰的時代,始終存在著垂直機動和水平急轉彎的較量,機動能力上大幅勝過對手,基本就宣判了對手的失敗。雙方反複纏鬥中,機動能力強的一方最終將擊落敵機,但如果打得漂亮,無一不是采取俯衝攻擊、快速拉起、再次俯衝的戰術。殲五就是為此而生的戰鬥機。

有些人零式戰鬥機機動ìng能不是很優越嗎?還不是最後被美軍大量擊落?這事的緣由其實不經,一,大家就明白了。

被rì本人鼓吹為萬能戰鬥機的零式,在二戰一開始確實利用它的轉彎半徑的高機動ìng,可以靈活翻筋鬥用繞背的手段進攻,宰殺了大量美國戰鬥機。但是轉折點很快來到了,美軍俘獲了一架迫降在沼澤地裏的完整的零式,當時就感覺如獲至寶,趕緊洗幹淨拖回家。經過細致的結構分析和研究,還進行了4次試飛,才明白這王八蓋子為何如此坑爹!

原來零式的高機動ìng是建立在低速下的,當航速達到或超過71公裏每時後,零式就變得十分笨拙,ā作異常艱難,滾翻控製的ā控十分困難,就連拉動ā縱杆都變成了要付出極大體力的工作,試飛員要使盡吃nǎi的力氣才能勉強ā縱它,你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會用力過大而把ā縱杆拉斷拔出!另外,零式機向左滾翻、轉彎比向右要容易得多。

最致命的是,當零式在負加速條件下,也就是減速中時,發動機特別容易回油熄火,這是它使用的浮動式化油器的最大缺點。

美軍恍然大悟,合著零式就是一直在引誘美軍戰鬥機過來低速格鬥的啊!隨後立即總結出針對零式戰鬥機ìng能弱點的空戰格鬥戰術:“空戰中,隻要以垂直方向進行動力俯衝並打開加力,就可以迅速擺脫攻擊,而零式機此時往往會突然停車(開始坑爹)。飛機還可在70公裏/時的航速時,突然向右轉並橫滾,零式機根本無法追上。

這個戰術一推廣,零式的好rì子也就到頭了。無數盟軍戰機用右滾翻輕易的把零式的追擊甩出二裏地去,又有大批零式在追擊對方加力俯衝的戰鬥機時成了滑翔機,悲催的滑翔機敢做稍大點的機動就立馬進入螺旋失速玩完……

殲五可沒那麼嬌貴,毛子設計的東西你懂的……皮糙肉厚,耐ā的緊。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這馬力強大的戰鷹有個特點“吃軟不吃硬”,用力過猛的ā作會導致機體不穩定,容易進入螺旋。空戰中常有飛行員不管不顧猛拉杆去追敵人,還蹬舵側滑急轉,那就完了,非進螺旋不可。

殲五其實已經在ā作上改進了許多,朝戰時的米格15才是真的螺旋王子,朝戰中七成的米格十五墜毀事故都不是因為空戰,而是螺旋。米格17在米格15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大大改善了ā縱ìng,這也造就了後來殲五的輝煌。

這螺旋可不是殲五的專利,世界上所有噴氣式飛機都有這個習慣,直到今,世界各國空軍每年都有不少事故是進入螺旋造成的,不管“台風”還是F-16,還有F-都不能避免,隻要你敢作近似實戰的激烈空中格鬥訓練,螺旋就像大姨媽一樣跟上你了。進入螺旋後如果ā作不當就難以改出,最終導致越來越快的螺旋,越來越慢的速度,直至失速後變成個陀螺般墜毀。

所以螺旋狀態的改出是有經驗的戰鬥機飛行員的必修課,飛行員在訓練中最怕的就是做螺旋改出的訓練,就怕自己陷進這種可怕的自軸運動改不出來。

幸好491工程把強進口的空軍教材翻印的清清楚楚,我軍就在地麵簡單的器材訓練中強調ā作的柔和,在模擬ā縱杆上埋上釘子,在用報紙包好,訓練中,講究一杆到位,還不能用力過猛,否則,釘子會紮手……土鱉總是有能力用土辦法解決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