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選擇(上)(1 / 3)

() 蔽rì的烏雲總有散開的時候,洛陽城內的混亂也有平息的一,畢竟世家所做的也隻是消極怠工,卻不可能主動引起動亂。

當朝廷正式下詔追封逝去的皇甫嵩為驃騎將軍、並恩準兩人爵位沿襲於子孫的時候,洛中的各路世家就知道鬧得差不多了,朝廷已經有了結論。所以當朝廷下旨,拆撤洛陽外京觀之塔,予以厚葬時,也就沒有人跳出來這言那,三兩下收拾了洛陽城內人心惶惶的局麵,都等著看朝廷究竟做出了怎樣的讓步。

朝廷意料之中的退了一步,可這步子大的有點驚人。

改郡縣為州牧。

這出人意料的讓步讓所有的世家都有點措手不及的感覺,鬧不清為什麼漢室會自毀長城,甚至心裏不由的生出了“這是陷阱”的感覺。不過誘餌豐厚到了這個份上,就算真是陷阱也得往下跳了,更別提怎麼看也沒有發現算計的痕跡。

塌下來有高個頂著。

抱著這樣的想法,看著類似袁家這樣的世家沒什麼特別的反應,洛中各路世家也就默不作聲的盤算著如何奪取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好處莫過於幽冀並三州州牧,雖黃巾之亂幾乎將三州洗成平地,但是重建也方便,不用像荊襄之地一般各路世家相互製肘,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吃透一州。

但是世家也有自知之明,這樣的利益就算給了某個世家,後者也隻能含淚推辭。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類似袁家這樣的大世家也沒有出手。

幽州牧·公孫瓚;

冀州牧·劉虞;

並州牧·丁原;

三個名字一個比一個陌生,卻沒有一人與世家有什麼糾葛,頂多公孫瓚師從盧植,勉強與清流勾上了邊而已。而劉虞則不用問是徹徹底底的漢室中人了,至於那並州丁原?聽隻是並州軍一都尉。一都尉直升至一州之長,這升官的速度但是前無古人,多半也後無來者了。

擢拔一都尉為州牧。這樣荒唐的晉升想來也是漢室不甘的掙紮了,想來袁家等世家不出手也是不想這時候和漢室正麵杠上,終究會是世家之物,倒也不急在一時。

給大世家的不作為隨便找了個解釋,洛中的世家卻是被接下來的消息吸引了注意。

改組zhōng yāng軍並越騎營為西園八校尉。

比起州牧製這讓人有些看不懂的大讓步,zhōng yāng軍的此次分裂倒在世家意料之中,本就是洛中世家聯合推動的結果。借著zhōng yāng軍分裂插手軍方就是世家的目的,不過有了州牧的軍政一體,這西園八校尉倒是顯得略微的雞肋了點,而且雖然要的隻是校尉這一足夠分量的軍方身份,可是四千人的校尉也著實讓這些世家感到一陣蛋疼。

雖zhōng yāng軍分裂是在意料之中,可是西園八校尉的安排倒也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漢室的抵抗。

上軍校尉轄製洛陽境內軍權的特權了。

大將軍掌下兵馬,所以隻能坐陣京都,而上軍校尉這特權雖然不能直接調度大將軍,可是卻變相的把大將軍關在了洛陽,而上軍校尉就是個牢頭了,特別是但任上軍校尉一職的人是原本氣焰消了不少的十常侍的時候。

誰都知道宦官和外戚從來都不對付。

朝廷這一手就出乎了世家所料,世家還真打算攜著黃巾勝勢慫恿著何進彈劾十常侍,當然不是所謂大義,隻是單純的借由外戚的逼宮來試探漢室的底線。可是漢室這一手卻像是釜底抽薪一般直接熄了世家的打算,因為世家知道何進絕不敢在自己的命握在十常侍手裏時還有什麼動作,至少在兩方的對峙沒有激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