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華帝主持的漁陽書院武科的比武大會,獎勵是一把圓月寶刀,乃是王朝的供奉打造的法器,重達一千兩百斤。
這麼重的圓月寶刀,照說是不適合戰陣武將長期使用的,不過,好在王玄武有個好弟弟,已經丹田大成的王玄藏,順便成為了一個符紋學徒,為他在那圓月寶刀上附加了七十二道風屬性的符紋,使得這件丈長寶刀成為了王玄武手中的大殺器。
太子何遠山之所以點名要王玄武,最重要的原因是王玄武出自清風小築,他對這一脈的子弟有超乎尋常的信任和好感,想要好好栽培。二來,何遠山也怕去了其他地方,那些粗莽的將領們,故意為難這個毛頭小子,讓他遇到許多無畏的麻煩和不必要危險。三來王玄武年紀輕輕,確實實力不凡,已經成為了大成王朝新生代中冒尖兒的好苗子。
相比起兩位哥哥,王玄藏倒是又有不同。
九年前,太極劍界派來了使者,正式宣布尨山劍派成為了太極劍界的下院,雖然沒有派來多少高手,但卻允許萬東來將神龍劍意以下的龍勢劍意傳給尨山劍派和漁陽書院修煉科的弟子。
而王玄藏作為修煉科這些年來最傑出的弟子,萬東來自然是萬般珍視,決定將他送回太極劍界,去參加正好一萬年才開啟一次的太極古劍界試煉。
王玄藏修為最高,既是修煉者,又是符紋師,手中還帶著太極劍界的劍遁符,三兄弟一合計,王玄藏送二人北上,然後引動劍遁符去太極劍界。
王玄機雖然和十年前沒有什麼變化,但三兄弟,還有王玄漁卻是變化很大,今日離別之際,依然覺著有些不放心,便將三兄弟一個個留下來,單獨密談。
“玄文。”
“大姐!”
王玄文長揖到地,對待這位大姐卻是如同母親一般。
王玄文兩兄弟是親兄弟,繈褓中便被滅門了,還是王木玄救上山的,可以說自小便是王玄機養大的。
王玄機因為從小染了寒症,無法習武,又懂事的早,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起了家務,稍大些後,更是一人包攬了門中十來人的衣食起居。
她不能修煉,便想著多為大家做點事情,讓兄姐們可以多點時間練武,讓小家夥們能夠少哭啼鬧騰一些。
下山之後,這十幾年中,一切大小事宜更是這位大姐在親自管,完全擔負起了教育之責,做到了長姐如母。
十九年了,第一次要離家遠行,去京中赴考,王玄文心中還是非常難受的,如今單獨麵對大姐,長揖到地後,更是雙膝跪了下來,磕了三下頭,然後又磕頭了三下。
“大姐,謝謝您這十幾年的養育之恩,玄文時刻不敢忘,這三下磕頭是謝您長姐為母。另外三下,請大姐務必帶我轉告大哥,乃是謝他長兄為父之恩。”
王玄文深吸一口氣,磕頭六次後,臉上已經流滿了淚水。
從未分離過,今日真到了離別時,覺得異常難受。
王玄機望著這個已經堪稱學富五車,甚至高中了陽明府鄉試的亞元,當屆的解元卻是空缺了,也就是說,他相當於考了陽明府鄉試的第一。
他身上有許多優點,聰慧,機智,圓潤,懂的進退之道,但也有些很明顯的缺點,王玄機這些年都在關注著幾個弟弟,自然對他們了如指掌。
“玄文,馬上就要進京參加會試了,你知道為什麼上次鄉試,你明明寫出了華麗文章卻沒有得到解元的名分嗎?”
王玄文參加的這次鄉試,主考官是正好回鄉省親的當朝太子何遠山。
“玄文不知,還請大姐明訓!”
王玄文卻是有些疑惑,照說自己所寫的治國文章,應該已經達到了解元的水平,其中有不少甚至是從大哥那裏學到的治世之道,不應該隻得了亞元。
當然,解元空缺了,沒有敗於人下,倒是讓他好受了一些。
“陽明府會試張榜的前一夜,太子便將你的試卷派人送到了家中。”
王玄機手中一翻,便從儲物袋中拿出了一份試卷,上麵字跡工整,書法上佳,多有針砭時政之處,即便是王玄文再次看到了自己的試卷,也覺得是一篇好文章。
“你從小便隨大哥下了山,住在這清風小築中,又時常受大哥影響,長於見聞,著於知識,說你學富五車一點不為過。
但是,你這篇《國策論》太過於激進了,這天下之事你應該明白,不僅僅是有柴米油鹽,還有很多的妥協和平衡之道,如果你順利通過了會試,甚至是殿試,以我們家中對朝廷的影響力,你很容易就能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