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與無相魔尊鬥法時,真龍仙君被魔尊所傷,肉身隕落。所幸魂魄被鴻蒙老祖相救,得以殘存。但無相魔尊的魔功無匹,真龍仙君魂魄內的魔氣頑固,難以化解。隻好以寶劍為體,寄托元神,苟活至今。
鴻蒙老祖為降服諸魔,不惜以身殉道,將自身真元、神識化為封印,分別困住數個魔頭,換來方圓界內萬年太平。困龍劍便交由大衍真仙保管,以期尋得妙法,讓真龍仙君重獲新生。
一番輾轉之下,困龍劍到了虎手裏,又陰差陽錯地讓父女二人如此團聚。這中間的種種因果,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圓滿的環形。也不知是巧合,還是造化弄人。
到這裏,羅湖公主悠悠歎氣,神色哀怨地言道:“我自記事起,就沒見過父母,隻知道自己和旁人不同。還記得在未修成人形之前,有一次貪玩出了羅湖,卻遭到幾個修真之人的圍堵,要把我馴化成鎮派妖獸。當時隻盼有人為我做主,在這危險的世間有所依靠。卻哪裏有人管過我的死活?我隻好躲在湖底,晝伏夜出,與這山川河流為伴,渾渾噩噩地過了數千年。”
羅湖公主努力回憶往事,雖然寥寥數語,卻道不盡數千年來的一抹滄桑。
“常人隻道龍族生神力,命元悠久,似乎生來便是道眷顧的寵兒。但事實並非如此!凡事有利有弊,龍族雖然生來強橫,但靈智難開,修煉不易,鮮有修成人形者。我在湖底蟄伏數千年,才化為人形,開始妖修之途。”
方虎聽得如癡如醉!如此奇聞,非常人可求。他仿佛置身一個妖修的世界,身臨其境,如夢如幻。
羅湖公主是真龍仙種,至今已經存活了萬年之久。前五千年,她渾渾噩噩,僅憑本能修煉。後五千年,卻因懼怕世間陰險,躲在湖底深宮。真可謂是孤苦萬年,無所依仗。僅有蚌妖貝兒,陪她過了五百年光景,剛剛修成人形,便因布衣鎮一事道殞身亡。此後,還有誰陪她度過無盡歲月呢?想到這裏,虎心下一陣愧疚。
“我靈智一開,才知道自己的出身來曆,才知曉這世間的種種因果。我常常在想,自己數千年來苦苦修煉,為的是什麼?隻是為了提升修為,在這湖底繼續苟活萬年嗎?直到今,父親將封魔一役的事情告訴我,還有貝兒臨死前不甘的呐喊,才喚醒了我的執念。”
頓了頓,羅湖公主看向方虎,眼神中透出決然和不屈,斬釘截鐵地道:“我之修行,不為得道,不求長生,旨在尋求真相,看看這道之上,是何人掌控造化!看看這造化之外,又是何人規劃因果!”
方虎默然!
羅湖公主的一番話感人肺腑,發人深省。世人隻道修真者超脫方外,洞悉世情。卻不知,越是修煉日久,越是疑竇重重。凡人之一世,可以庸庸碌碌,不求甚解。但修真之人,修的就是一個“真”字,如何能拋開執念,回避真相呢?
但修真者亦是凡人,亦有急功近利的劣根性。正如大衍真仙所,尋常修真者追求力量,把精力放在提升修為上,很少有人正確看待修真。這就導致修真者片麵地以法力高低區分層次,從而淡化了求真的執念。這便是修真者眾多,但成仙者寥寥的原因。
羅湖公主在經曆這些事後,大徹大悟,找準了修行的方向,這份機緣可謂是萬中無一,著實難能可貴。
不為得道,不求長生。
尋求真相。
看何人掌控造化!
看何人規劃因果!
這份豪情,這等見識,豈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修真可比?
方虎肅然起敬,不禁為她的豪言壯語折服,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羅湖公主一生所識之人不多,更沒有一個知己。今日,她雖與虎初識,卻不知不覺暢談了許久,把心裏的苦悶一骨腦傾訴了出來。隻覺得暢快淋漓,大慰平生!
二人相見恨晚,引為知己。
在羅湖公主的提議下,二人焚香跪拜,地為證,義結金蘭。自此姐弟相稱,再無隔閡。